[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263.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韦阳;习茵;党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08;A63B71/06;A63B10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张玉枢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羽毛球拍。
背景技术
拔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广泛的体育运动,对于使用者来讲,在运动中,使用一支好的羽毛球拍是非常重要,以满足广大使用者和羽毛球运动的需要。
目前的羽毛球拍拍框与拍杆通常一体成型,长时间的使用经验得知,拍框和拍柄是羽毛球拍受损率最高的部件,常常因为拍框的损坏,从而需要更换整支球拍,浪费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使用者在进行羽毛球击打训练时,往往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击打任务,但长时间的人脑记忆,会让使用者消耗大量的精力,降低训练质量;长时间的挥拍,会导致拍杆弯曲,影响击球体验,同时,在对拍框与拍杆进行更换时,肉眼很难判断拍杆与拍框是否笔直,降低羽毛球拍的使用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羽毛球拍进行改进,使得羽毛球拍的结构更为完善,最大化提高羽毛球拍的实用性,使其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拍,能够实现拍框、拍杆、拍柄的分离,并且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计数和挥拍卡路里消耗显示,能够精确校准拍框拍杆水平度,同时在使用时能一定程度上防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羽毛球拍包括拍框、拍网、连接块、螺栓Ⅰ、肋板、螺栓Ⅱ、拍杆、水准仪、连接杆、拍柄、螺栓Ⅲ、显示控制装置,所述的拍网固定在拍框内部,拍框底部与连接块一体成型,连接块与拍杆连接,连接块中部设有螺纹孔,拍杆顶部的螺栓Ⅰ与拍杆一体成型,螺栓Ⅰ与连接块上的螺纹孔相匹配,拍杆的顶部周向活动连接有肋板,肋板与连接块通过螺栓Ⅱ固定,拍杆底部与连接杆胶合连接,连接杆的底部中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设置在拍柄顶部的螺杆Ⅲ连接,拍柄的底部设置有显示控制装置,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单片机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挥拍计数显示器、卡路里消耗显示器、电源保护开关和复位开关,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与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A/D转换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分别与挥拍计数显示器和卡路里消耗显示器连接,所述的电源保护开关、复位开关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拍柄上设有防滑带。
进一步,所述的传感器为单芯片三轴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为1.5G。
进一步,所述的拍杆上设有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拍,通过设置相匹配的螺杆与螺纹孔,能够使拍框、拍杆、拍柄分离,使羽毛球拍的组合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同时能够避免因羽毛球拍的一个部件损坏而更换整支羽毛球拍,浪费不必要的物力、财力;通过安装有显示控制装置,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羽毛球拍进行击打训练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自己的挥拍次数,辅助计算出挥拍时带来的卡路里消耗量;同时,安装的水准仪,能够保证拍框与拍杆在更换时的水平,避免因调整不合适,影响使用者的击球体验,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使用者的握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控制装置流程图;
图中,1-拍框、2-拍网、3-连接块、4-螺栓Ⅰ、5-肋板、6-螺栓Ⅱ、7-拍杆、8-水准仪、9-连接杆、10-拍柄、11-螺栓Ⅲ、12-传感器、13-单片机控制模块、14-A/D转换模块、15-挥拍计数显示器、16-卡路里消耗显示器、17-电源保护开关、18-复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的羽毛球拍包括拍框1、拍网2、连接块3、螺栓Ⅰ4、肋板5、螺栓Ⅱ6、拍杆7、水准仪8、连接杆9、拍柄10、螺栓Ⅲ11、显示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蚀安卡锚栓
- 下一篇: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