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采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0009.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1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戴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达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5/04;F21V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采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光结构体系,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为获得良好的光照环境,会在建筑屋顶等布置各种采光口,从而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现有的采光结构大多是在屋顶开设一天窗,但是采光效果并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采光结构,以提高采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采光结构,包括房体,所述房体顶部开设有采光口,所述采光口上方设置有多个呈等腰三角形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多个所述第一凹透镜两两相连成多棱锥状,所述采光口边缘设置有与第一凹透镜相配合的固定台,多个所述第一凹透镜底部固定于固定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仅开设一个采光口,当太阳光照射在采光口时,只能照射入采光口大小的亮光,且只能部分角度的太阳光才能照射进入;在采光口上设置由多个第一凹透镜,且多个第一凹透镜组成底部开口的多棱锥体,当太阳光照射在第一凹透镜上后,由于折射原理,太阳光经第一凹透镜后会发散,使得斜向下照射下来的太阳光经第一凹透镜折射后更多的进入采光口中,提高采光效果,且设置第一凹透镜能够比采光口得到更多的太阳光照射,从而获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又在采光口边缘设置与第一凹透镜相配合的固定台,将第一凹透镜固定在固定台上,避免下雨天雨水从第一凹透镜底部渗漏进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采光口内水平固定有第二凹透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光口内水平固定有第二凹透镜,使得经第一凹透镜折射进入采光口的太阳光,再经第二凹透镜发生折射发散,从而使得从采光口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能够照射到更大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第一凹透镜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第一凹透镜之间设置密封条,避免雨水等渗透进入采光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内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固定台上表面靠近第一凹透镜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凹透镜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收集槽相连通,所述收集槽内壁设置有防水板,所述收集槽设置有与收集槽底部平齐的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台内开设收集槽,并在固定台上表面靠近第一凹透镜底部处开设与第一凹透镜相配合的通孔,且通孔与收集槽相连通,使得当下雨天时,雨水顺着第一凹透镜流下经通孔进入收集槽,从而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将雨水从与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管引入水箱或水缸中,使得雨水能够得到再次利用,出口与收集槽底部平齐,使得雨水更易流出,又在收集槽内壁设置防水板,避免雨水从固定台渗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底部呈朝出口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收集槽底部设置呈朝出口方向倾斜,使得收集槽内的雨水更易从出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透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凹透镜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即保证了第一凹透镜能够得到更多的太阳光照射,又保证了第一凹透镜能够将大量太阳光折射进入采光口中,提高采光口的采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板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采光口上设置由多个第一凹透镜,且多个第一凹透镜组成底部开口的多棱锥体,当太阳光照射在第一凹透镜上后,由于折射原理,使得斜向下照射下来的太阳光经第一凹透镜折射后更多的进入采光口中,提高采光效果;
其二,在采光口边缘设置与第一凹透镜相配合的固定台,将第一凹透镜固定在固定台上,避免下雨天雨水从第一凹透镜底部渗漏进去;
其三,在采光口内水平固定有第二凹透镜,使得经第一凹透镜折射进入采光口的太阳光,再经第二凹透镜发生折射发散,从而使得从采光口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能够照射到更大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体;2、采光口;3、第一凹透镜;4、固定台;5、第二凹透镜;6、密封条;7、收集槽;8、通孔;9、防水板;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达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达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0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