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笛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186.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琉畅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王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笛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式笛子,尤指一种具有实心部的改良式笛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笛子是由竹子所制成,将竹子去节后形成一具有空腔的圆柱竹管,接着在竹管上依序形成多个穿孔,并使该等穿孔与竹管内部的空腔相连通,以便藉由闭合不同的穿孔发出不同音高的声响。
如图3所示,一般而言,竹笛90的相对二端分别为笛首端901和笛尾端902,竹笛90邻近于笛首端901的一端形成有一吹孔91,供使用者将空气吹入,另外,竹笛90的空腔内设有一笛塞92,笛塞92位于笛首端901和吹孔91之间,笛塞92一般是以软木材制成,笛塞92可将竹管的空腔区分为一振动空间903和一笛首空间904,并且,笛塞92设置的位置会影响竹笛的音准,当使用者将空气吹入竹笛90后,笛塞92可使空气反弹往笛尾端902的方向移动,故笛塞92设置的位置即为空气柱振动的起点,且竹笛90的音色亦会受笛塞92的材料、弹性和密度而影响。
然而,长时间使用后,竹笛90的笛塞92可能会耗损而导致音准偏移或是音色改变,造成演奏上的不便及不确定性,而因此需更换笛塞92;另外,竹笛90一般是以竹子一体成形制成,但每根竹子的密度以及内外径皆不同,导致每根竹笛90都具有不同的音色和共振频率,因而难以标准化地制造竹笛;另由于材质的关系,竹笛具有较为严苛的保存条件,需避免竹笛90处于干冷或温差过大的环境中,避免竹管的质地或音色发生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改良式笛子,不仅可克服传统竹笛中笛塞造成的问题,并可精确的控制改良式笛子的音准,另可克服传统竹笛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问题,减少改良式笛子保存上的限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笛子包括:
一笛管,该笛管的管壁厚度为0.25至0.55公分,该笛管具有相对的一笛首端和一笛尾端;该笛管具有一振动空间和一实心部,该振动空间轴向形成于该笛管内且较接近该笛尾端,该实心部与该振动空间相邻且邻近于该笛首端;该笛管上形成有多个与该振动空间相连通的穿孔。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由于实心部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笛子可省略传统竹笛中笛塞的设置,并可同样达到控制振动空间长度的功能,以便精确控制改良式笛子的音准,而可克服传统竹笛中笛塞耗损后可能导致的问题,进而降低使用上的不便性;并且,改良式笛子可以标准化的制程制作,仅需于模具中灌浆即可制得标准化的成品,而可克服传统竹笛因每根竹子外形、结构或密度不同导致产品不一致的问题,且不需于制作笛管后另于笛管中设置笛塞,可以较简便的方式制作具有一致性产品;除此之外,改良式笛子较不会因环境因素而对音色或笛管结构造成影响,因此较容易保存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该等穿孔呈椭圆形。
较佳的,该笛管的内径与外径的比例为0.55至0.80。
更佳的,该笛管的内径为1.6公分至1.8公分,而该笛管的外径为2.3公分至2.7公分。
较佳的,该振动空间与该实心部的长度比为2.5至4.5。在此长度比例时改良式笛子具有较佳的配重。
较佳的,该等穿孔包括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指孔、一个基音孔和二个出音孔,由该笛首端至该笛尾端依序为该吹孔、该膜孔、该等指孔、该基音孔和该等出音孔。
更佳的,该基音孔位于该笛管管壁上的一侧,除了该基音孔外的其余该等穿孔直线排列于该笛管管壁上相对于该基音孔的另一侧。
较佳的,该改良式笛子另包括二装饰环,该等装饰环分别设置于该笛首端和该笛尾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式笛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式笛子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传统竹笛的侧视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笛管 101笛首端
102笛尾端104实心部
11吹孔 12膜孔
13指孔 15出音孔
20装饰环 30飘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合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笛子具有一笛管10、二装饰环20和一飘穗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琉畅文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琉畅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分包机智能监控报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射流混浆器破袋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