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8361.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壇博治;林茂豪;康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汇瑞德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继电器 弹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继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利用磁场吸合铁芯,使铁芯带动可动座移动,而可动座则带动可动接点台与负载端子抵触,从而使两负载端子接通,实现大电流的导通。在可动接点台与负载端子电接触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弹簧,以保证可动接点台与负载端子之间抵触的可靠性;然而,由于可动座通常为塑胶材料制成,弹簧为铁丝,可动座的强度小,两者在抵触时,弹簧很容易对可动座磨损,靠成可动座损使,直接缩短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或使继电器的稳定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其可加强可动座与压缩弹簧抵触的抵触面的强度,从而延长继电器使用寿命,保证继电器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包括可动座、可动接点台、压缩弹簧及加强片,所述可动座与直流继电器的铁芯固定,所述可动接点台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可动座;所述加强片设置于所述可动座与所述压缩弹簧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加强片,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可动接点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可动座之间设置一加强片,使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加强片,从而可加强所述可动座与所述压缩弹簧抵触的抵触面的强度,防止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可动座的表面摩擦,进而避免压缩弹簧的端部对所述可动座磨损,并提供有效的弹簧压力,有效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保证继电器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加强片为金属片,这样可提高所述加强片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加强片与所述压缩弹簧相对的一侧向上突伸地设有第一定位台,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定位台。
具体地,所述可动接点台与所述压缩弹簧相对的一侧向上突伸地设有第二定位台,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套于所述第二定位台。
较佳地,所述直流继电器具有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定位槽,所述加强片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通过在所述基座上设置对所述加强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可以使所述加强片能方便地安装可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弹簧压入结构的直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的弹簧压入结构包括可动座1、可动接点台2、压缩弹簧3及加强片4,所述可动座1与直流继电器100的铁芯101固定,所述可动接点台2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可动座1;所述加强片4设置于所述可动座1与所述压缩弹簧3之间,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加强片4,所述压缩弹簧3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可动接点台2。
再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片4为金属片,这样可提高所述加强片4的强度。所述加强片4与所述压缩弹簧3相对的一侧向上突伸地设有第一定位台41,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定位台41。所述可动接点台2与所述压缩弹簧3相对的一侧向上突伸地设有第二定位台21,所述压缩弹簧3的另一端套于所述第二定位台21。
所述直流继电器100具有基座102,所述基座102设有定位槽102a,所述加强片4安装于所述定位槽102a内。通过在所述基座102上设置对所述加强片4进行定位的定位槽102a,可以使所述加强片1能方便地安装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压缩弹簧3与所述可动座1之间设置所述加强片4,使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加强片4,从而可加强所述可动座1与所述压缩弹簧3抵触的抵触面的强度,防止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可动座1的表面摩擦,进而避免压缩弹簧3的端部对所述可动座1磨损,并提供有效的弹簧压力,有效延长直流继电器100的使用寿命,保证继电器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汇瑞德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中汇瑞德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8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石材幕墙密封连接结构
- 下一篇:阳光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