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胎空竹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8320.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杨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32 | 分类号: | A63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竹碗体制作领域,特别涉及多胎空竹碗体。
背景技术
空竹表面图案的传统实现方法是模具刻图。但这种方法批量生产出来的空竹,所有产品的图案都一样,并且图案没有颜色区分、图案简单、没有层次感、表现力匮乏、原始单一、感染力不强、呆板没有画面感。
传统空竹碗的主体部分是单体结构,而现有的空竹碗都是在内表面实现图案,这在模具刻图里面会增加实现图案的难度,使得图案的整体效果差,生动程度差,导致空竹的款式单一,画面的渲染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多胎空竹碗体,通过灵活变化内外胎的结合方式、胎体的制作方法、胎体材料透明度、胎面图案等,演变出非常多的碗体款式出来。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胎空竹碗体,包括内外契合连接的内胎2和外胎1,外胎1和内胎2胎体碗底均设有大小相同的齿状开口3,所述外胎1胎体内壁在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有凹槽4,内胎2胎体外壁在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有凸起5,凸起5高度与凹槽4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外胎1胎体碗底外壁设有轴承契合槽6,内胎2胎体碗底内壁设有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相互契合的内胎2和外胎1在其上的齿状开口3内穿设有轴承结构的一端连接段,轴承结构在外胎1外壁与轴承契合槽6连接,在内胎2内壁通过轴承盖体和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固定,轴承结构另一端连接段以同种方式与外胎1和内胎2连接;
进一步的,内胎2个数至少为1,使得空竹碗体的分为多层结构,区别于传统的空竹碗的单体结构,使得空竹层次和立体感更为强烈;
进一步的,内胎2胎体外表面设有图案描绘层,实现空竹表面图案的个性定制、私人定制,并且能够在空竹表面实现高清、复杂的画面级图案,给空竹赋予生命;
优选的,外胎1和内胎2的胎体尺寸不完全相同,两者契合包裹方式包括非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全尺寸外胎1包裹非全尺寸内胎2和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三种方式;
优选的,外胎1和内胎2契合固定方式包括可分离式固定和不可分离式固定,分离式固定方式在空竹损坏后,只需替换损坏的那个胎体即可,而不需要替换整只空竹,可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外胎1采用单种或多种耐磨、高透的材料注塑制成,内胎2采用单种或多种高强度、易成型的材料注塑制成,通过对内、外胎胎体的材料软硬度配合进行调整,优化空竹碗的整体稳定性、平衡性、回弹性、耐摔性,同时可以调整内、外胎胎体的材料透明度实现想要的理想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胎体碗体结构设计,避免了原始的单结构碗体,可以通过灵活变化内外胎的结合方式,演变出多种款式。
2、本实用新型在内胎2外壁面设有图案描绘层,结合外胎1的高透、耐磨材质,使得空竹碗体结构具有层次杆感,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图案位于内层,不易磨损,。
3、本实用新型分离式固定方式在空竹损坏后,只需替换损坏的那个胎体即可,而不需要替换整只空竹,可降低使用成本。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内、外胎胎体的材料软硬度配合进行调整,优化空竹碗的整体稳定性、平衡性、回弹性、耐摔性,同时可以调整内、外胎胎体的材料透明度实现想要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契合状态示意图;
其中:1、外胎;2、内胎;3、齿状开口;4、凹槽;5、凸起;6、轴承契合槽;7、轴承盖体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胎空竹碗体,如图1和图2所示,相互契合的外胎1和内胎2胎体碗底均设有齿状开口3,外胎1通过其内壁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置凹槽4嵌入内胎2上与之对应布置的凸起5上,完成初步契合,随后通过分离式固定或不可分离式固定方式对其完成进一步固定。
上文中,外胎1胎体碗底外壁设有轴承契合槽6,内胎2胎体碗底内壁设有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相互契合的内胎2和外胎1在其上的齿状开口3内穿设有轴承结构的一端连接段,轴承结构在外胎1外壁与轴承契合槽6连接,在内胎2内壁通过轴承盖体和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固定,轴承结构另一端连接段以同种方式与外胎1和内胎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8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