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厌氧膜反应器循环渗透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28258.6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2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琪;朱元鑫;杨舟;何志茹;乔雪丹;付莹;崔炳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44;B01D65/02;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厌氧膜 反应器 循环 渗透 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厌氧膜反应器循环渗透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活性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产率低和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是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低能耗,产能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保留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投资省、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沼气能源、负荷高、产泥少、耐冲击负荷等诸多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引入膜组件,还带来了一系列优点。如膜组件的高效分离截留作用使生物量不会从反应器中流失,实现了SRT和HRT的有效分离,因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更高的有机负荷和容积负荷。但在处理过程中反渗透膜受污染的情况最为严重,很多反渗透膜出现衰竭现象,致使膜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压差上升,拖延率、流量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在线常规清洗已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导致系统不得不更换新的膜元件,造成成本的无端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氨氮浓度高,出水不合格,以及采用膜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膜污染严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厌氧膜反应器循环渗透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厌氧膜反应器循环渗透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箱、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正渗透组件、渗透汽化组件、清水池、出水储液箱、冷凝液槽、出水抽吸蠕动泵、进水蠕动泵、汲取液蠕动泵、进水泵、集气袋、换热器、压力泵和加热槽;所述进水箱和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所述进水泵设置在第一水管上,所述进水箱的出口与进水泵的进口相连,所述进水泵的出口与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的进口相连;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和出水储液箱之间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抽吸蠕动泵设置在第二水管上,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出水抽吸蠕动泵的进口相连,所述出水抽吸蠕动泵的出口与出水储液箱的进口相连;所述出水储液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水口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出水口与所述正渗透组件的低渗透压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出水口与所述正渗透组件的低渗透压侧进水口之间设置有进水蠕动泵;所述正渗透组件的低渗透压侧出水口与所述加热槽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加热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进水口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出水口与清水池的清水进水口连通;所述正渗透组件的高渗透压侧的进水口与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料液侧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正渗透组件的高渗透压侧的进水口与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料液侧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汲取液进阀;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料液侧的进水口与所述正渗透组件的高渗透压侧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料液侧的进水口与所述正渗透组件的高渗透压侧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汲取液蠕动泵和汲取液出阀;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冷凝液侧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凝液槽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冷凝液侧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凝液槽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压力泵和冷凝液进阀;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冷凝液侧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液槽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渗透汽化组件的冷凝液侧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液槽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冷凝液回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单一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相比,本发明的组合工艺对氨、氮、磷的去除率达到96%,出水纯净,出水能够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的标准,且延缓了厌氧膜生物反应组件膜污染过程。同时将渗透压驱动过程、蒸汽压驱动过程优势互补而循环利用,实现水体污染物低压去除、膜低污染、汲取液循环再生,其系统效率优于单独渗透压驱动过程或蒸汽压驱动过程,更优于其他压力式膜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8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