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112.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凌云;邹龙浩;杨国斌;许晨;刘桐辛;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高速 电离层 探测仪 收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设备收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
背景技术
电离层探测仪是一种工作在短波频段的雷达系统,依据电离层对短波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反射的原理,它可以对电离层进行实时观测并获取电离层信道的散射函数,进而通过反演得到电离层高度及其电子浓度的变化特征。目前的电离层探测仪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两副或者多副天线进行探测,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开放置,对探测场地要求较高,同时,天线架设的复杂度和天线之间信号能量的耦合也会对探测效果有一定影响。
因此,利用收发开关转换单根短波天线的收发模式对电离层探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而电离层探测仪采用的编码方式和工作时序又要求使用的收发开关不仅要工作在短波频段,同时要具备承受功率大、转换速度快、隔离度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离层探测仪通过单根天线实现快速在发射大功信号和接收回波信号之间切换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具有承受功率大、转换速度快、隔离度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包括计算机,电离层探测仪和短波偶极子天线;还包括驱动电路、收发开关,所述驱动电路与收发开关相连,所述收发开关通过控制总线与电离层探测仪连接,所述计算机连接控制总线;所述短波偶极子天线接入收发开关。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收发开关的时序控制接口、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与所述电离层探测仪连接。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控制总线采用USB总线控制,使用USB2.0协议进行控制。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驱动电路为所述收发开关提供±240V以上的大电压驱动。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收发开关的插入损耗低于0.5dB,隔离度大于80dB,响应发射指令与接收指令的切换速度在30微秒以内;所述收发开关与所述短波偶极子天线的驻波比低于1.5。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收发开关的基本拓扑结构为串并结构,核心器件为PIN二极管。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驱动电路采用 MOSFET和三极管对称结构。
在上述的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中,所述收发开关承受功率最高可达300W。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收发开关的优点运用于电离层探测仪中,实现了大功率高速切换的目标;通过改进驱动电路结构和开关拓扑结构,实现了单幅天线收发一体化,具有大功率高速切换的特点,同时提供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和架设的复杂程度,同时解决了信号能量耦合的问题,使得电离层探测仪具备了便携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开关拓扑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发开关与短波偶极子天线的驻波比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发开关驱动电压输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发开关的开状态与关状态切换速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可应用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无线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商用车环境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