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屉式静音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721.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E03B11/16;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屉 静音 变频 二次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抽屉式静音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二次供水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使用的变频二次供水设备的水泵大都是直立安装在设备的底座上,水泵与水泵之间也都会留有一定的间隔。首先,水泵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会很大并传播很远。其次,水泵之间的间距会使设备整体占地变大,这样就会使本来就空间不大的泵房变得狭小。最后,水泵的维修和安装非常麻烦,通常变频二次供水设备的高区所使用的水泵的功率都比较大,相应而来的就是水泵的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这都将给后期水泵的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需要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并且维修时间会很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抽屉式静音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噪音大、不易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屉式静音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包括水箱、无负压抑制器、进水管、水泵及出水管,其中,
所述水箱为密闭结构,所述水箱被分隔为至少一个矩形水槽,在每个所述矩形水槽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水泵,在每个所述矩形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水泵通过带有滑轮的支架架设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管支路,每个所述进水管支路与一个所述矩形水槽连通;所述出水管与用户用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包括至少一个出水管支路,每个所述出水管支路与一个所述水泵连通。
在每个所述矩形水槽的上部设置有密封出线装置。
在每个所述进水管支路上设置有进水阀、进水软接。
在每个所述出水管支路上设置有出水阀、出水软接及止回阀。
每个所述矩形水槽的出水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可拆卸活动门,所述出水管支路的管壁与所述可拆卸活动门密封连接。
所述可拆卸活动门通过螺栓与所述矩形水槽的槽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泵组结构类似于抽屉,主要结构是将所有的水泵装载于同一个密闭的方形水箱中。水箱里有若干个矩形水槽,每个水槽对应放置一台水泵,水泵水平放置在支架上,支架底部均安装有滑轮,水槽的底部装有导轨,水泵可以在导轨上自由滑动,水泵安装好后,做好密封措施。连接好线路后,便可智能控制变频供水。
本实用新型由于水的隔音作用,所以运行时噪音很小;水泵可在水槽内自由滑动,维修和更换十分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水箱,2—无负压抑制器,3—进水管,4—出水管,5—进水阀,6—进水软接,7—出水阀,8—出水软接,9—矩形水槽,10—导轨,11—滑轮,12—支架,13—可拆卸活动门,14—水泵,15—密封出线装置。
3.1—进水管支路,4.1—出水管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抽屉式静音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包括密闭的水箱1,在水箱1的上部设置有无负压抑制器2。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内被分割为至少一个矩形水槽9,矩形水槽9互相连通,在所述矩形水槽的上部设置有密封出线装置15。在矩形水槽9的底部设置有导轨10。每个矩形水槽9内设置有一台水泵14,水泵14通过支架12安装在导轨10上,在支架12上设置有滑轮11,水泵14可在矩形水槽9内自由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节能型无负压抑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