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717.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祥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0 | 分类号: | B22D17/10;B2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2013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热室压铸机或冷室压铸机。热室压铸机的压室通常浸没在坩埚的金属液中,压铸过程中,金属液在压射冲头上升时通过进口进入压室,压射冲头下压时,金属液沿着通道经喷嘴充填压铸模型腔,待金属液冷却凝固成型后,压射冲头上升,此时开模取出铸件,完成一个压铸循环。当压铸无法用于热室压铸工艺的金属时可以采用冷室压铸,包括铝、镁、铜以及含铝量较高的锌合金。冷室压铸是通过汤勺给汤的方式将熔融的金属液倒入压射室,然后用注射活塞将金属液体高速推入模具中,在保持一定压力情况下冷却凝固而得到成品的一种铸造设备。
公布号CN105251963A公开了“漏斗卧式压铸机”,包括定模、动模、压室,所述定模和动模闭合贴合形成压铸的模腔,压室位于动模的一端,动模上设有浇道,浇道的两端分别和压室、模腔相连通,压室的上端连接有漏斗,漏斗口和压室连通,漏斗内充满了金属熔融液,压室内设有压头,压头内套于压室内。压铸之前,压头的位置位于漏斗口的后端,漏斗中的金属熔融液由于重力原因,通过漏斗口进入压室内,压头运动,挤压金属熔融液,金属熔融液通过浇道进入模腔内,压头继续推动,堵住漏斗口,漏斗内的金属熔融液将无法进入压室,压头继续推动金属熔融液充满模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固化成型,进行压铸过程。在推动压头的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容易导致模腔压力上升过快,对模腔表面造成较大冲击,导致过早损坏模腔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推动压头过程中,模腔压力上升过快造成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机,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和定模贴合构成压铸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外侧设置加压室,所述加压室包括内径逐级增大的第一加压区、第二加压区和第三加压区,所述第三加压区上方设置进液口,所述加压室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连接第一加压杆,所述第一压头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连接第二加压杆,所述第二压头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压头,所述第三压头连接第三加压杆,所述第三压头内滑动连接有第四压头,所述第四压头连接第四加压杆,所述定模与第一加压区间设置有浇道,所述浇道两侧分别与模腔、加压室相连通,所述第一压头与第三加压区、第二压头与第二加压区、第三压头与第一加压区、第四压头与浇道分别等径同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推动第一压头、第二压头、第三压头和第四压头进入加压室,使得熔融金属液所占空间逐渐减小,压力呈现逐渐增加状态,避免了压力升高过快对模腔造成损坏。
其中,所述第一加压杆连接第一液压油缸,受第一液压油缸作用带动第一压头向前或向后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加压杆连接第二液压油缸,受第二液压油缸作用带动第二压头向前或向后移动。
其中,所述第三加压杆连接第三液压油缸,受第三液压油缸作用带动第三压头向前或向后移动。
其中,所述第四加压杆连接第四液压油缸,受第四液压油缸作用带动第四压头向前或向后移动。
其中,所述压铸机还包括滑轨和第五液压油缸,所述动模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受第五液压油缸作用贴合或离开定模。
优选的是,所述动模外侧面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套设于滑轨上,所述环体的外圆圆周上设置有进油孔,环体的内圆圆周上设置出油孔,所述环体与滑轨之间设置有海绵层。
通过进油孔向环体内注入润滑油,通过出油孔排出,润滑油分布于滑轨上,减小动模与滑轨间的摩擦力,减少动模的磨损;润滑油均匀润湿海绵层,海绵层的设置延长了润滑油对滑轨的润滑时间,减少注入润滑油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压铸机设置不同内径的加压区,压头依次进入不同加压区,以减小金属熔融液所占空间,避免体积骤降带来压力增加过快,而对模腔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压铸机在动模外侧面设置环体,环体上设置进油孔,环体与滑轨之间设置海绵层,通过进油孔向环体内注入润滑油,通过出油孔排出,润滑油均匀润湿海绵层,改善了润滑油对滑轨的润滑效果,减小动模与滑轨间的摩擦力,减少动模磨损,延长动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祥压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祥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