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272.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韦吉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采光 发电 温室 实验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
背景技术
模型,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模型构成形式分为实体模型(拥有体积及重量的物理形态概念实体物件)及虚拟模型(用电子数据通过数字表现形式构成的形体以及其他实效性表现)。模型展示形式分为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标识是平面展示的一种例如图册示例图)。实体模型从表现形式分为静模(物理相对静态,本身不具有能量转换的动力系统,不在外部作用力下表现结构及形体构成的完整性)、助力模型(以静模为基础,可借助外界动能的作用,不改变自身表现结构,通过物理运动检测的一种物件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动模(可通过能量转换方式产生动能,在自身结构中具有动力转换系统,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连续物理运动形式)。
人们经常使用模型模拟温室实验,模拟植物接收光能的情况,但是现存在的大多数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模型成本较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模型本体的内壁一侧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底端设有马达,所述马达通过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活动设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模型本体外,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摇把,且摇把设于模型本体外,所述模型本体的内壁顶端对称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延伸至固定架外,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平面镜。
优选的,所述模型本体上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转动轴活动设于第一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设有转动槽,且第一转动轴活动设于转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平面镜通过双面胶贴附于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相靠近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槽口,且转轴活动设于第二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模型本体的底端设有固定座,且模型本体嵌装于固定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固定块、马达、第一齿轮、第一转动轴、第二齿轮、摇把、固定架、转动电机、转轴、第二转动轴、固定板和平面镜,能够利用摇把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马达转动,产生电能,并将电能传送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固定板转动,方便调整平面镜的位置,使得模型本体内壁底端的绿色植物实时接收光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采光自发电温室实验模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型本体、2固定块、3马达、4第一齿轮、5第一转动轴、6第二齿轮、7摇把、8固定架、9转动电机、10转轴、11第二转动轴、12固定板、13平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学院,未经河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光谱植物补光光能发生器
- 下一篇:电工教学用无焊接组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