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842.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2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尧年;陈琴琴;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 导向装置 返修 底座侧面 工作效率 焊接过程 可转动 底座 焊带 锡瘤 摩擦 员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包括: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侧面,且可转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分成若干组,每组均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导向柱。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焊带与导向柱之间的摩擦,有效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锡瘤的产生,防止导向柱间距的改变,降低了组件的返修风险,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焊接机中的导向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主要通过焊带焊接在一起,目前电池片的焊接主要通过自动焊接机实现,在焊接的过程中,卷装的焊带要经过导向装置、折弯装置、裁切装置、牵引装置等部分铺设到电池片上,然后进行焊接。目前焊接机上的导向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焊带两侧各安装一个圆柱形的导向柱,因该导向柱是固定不动的,焊带经过导向柱在牵引移动的过程中,焊带的两侧边缘与导向柱之间接触摩擦,会造成焊带边缘镀锡层刮伤,影响焊接效果,导致不良率提升;焊带的两侧与导向柱之间接触摩擦,在导向柱之间会产生大量的锡渣,锡渣的累积改变了导向柱之间的间距,焊带在经过固定的导向柱时因导向柱间距变小发生变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焊带偏移或导致破片等不良缺陷;导向柱上的固定位置和焊带发生摩擦,随着时间推移,导向柱相应位置摩损会增大,影响导向柱的定位效果,降低了导向柱的使用寿命,目前由人工不定期对该导向柱进行清理,清理频次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焊带与导向轴的接触摩擦引起的锡渣积累导致焊带偏移或破片,影响导向柱的定位精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侧面,且可转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分成若干组,每组均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柱的个数为3~5组,于所述底座的侧面上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柱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侧面上的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柱包括插设于所述底座内,且可转动的转轴以及固设于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底座侧面的位置上的转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为长螺栓,所述转筒螺合于所述长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筒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向装置的导向柱设置成可转动的结构,将原先导向柱与焊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有效摩擦,并且由于转筒一直都在转动,焊带与转筒的接触点一直在变化,不易形成锡瘤。而且转筒是套在转轴上的,当转筒由于摩擦影响导向柱的定位效果时,直接更换转筒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导向柱,节约了维修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11、底座;12、导向柱;121、转轴;122、转筒;12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沾锡机
- 下一篇:一种线性模组直角坐标自动焊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