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梯防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539.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象;高劲;范贵慈;李驭涛;郑燕亮;陈智鹏;詹乐涛;曾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B66B23/12;B66B2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扶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防跳装置。
背景技术
三、五号线自动扶梯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扶梯梯级与梳齿发生强烈碰撞的故障,既造成设备部件的损坏,同时也存在较大使用隐患。经过研究,梯级滚轮上方设计有C型件可以防止梯级前轮在竖直方向的跳动,但是自动扶梯梯级前轮将要进入梳齿前在导轨上方设计上有长(L)约80mm的距离,如图1所示,梯级链轮设置于导轨上,梯级链轮的常规运动轨迹的上部分别设置有C型件,在C型件末端至梳齿之间形成空隙,使得梯级链轮的上方形成悬空区,梯级链轮竖直方向有一定的上移范围,梯级链轮在运动过程中若在悬空区上跳,便会出现梯级上跳撞击梳齿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梯级链轮竖直方向有一定的上移范围,会出现梯级上跳撞击梳齿,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扶梯防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扶梯防跳装置,包括设置于C型件的端部用于防止梯级链轮上跳的压轨装置,所述压轨装置位于梯级链轮的常规运动轨迹与梳齿之间。
更优地,所述C型件的底部与所述压轨装置的底部齐平连接。
更优地,所述梯级链轮的常规运动轨迹顶部与压轨装置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mm。
更优地,所述压轨装置包括支架和集水盘,所述支架的一端与C型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水盘的一端部与C型件固定连接,集水盘与支架固定连接。
更优地,所述压轨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C型件连接。
更优地,所述支架在悬空区长于C型件的距离不少于80mm。
更优地,所述支架通过M8螺栓固定在C型件上。
更优地,所述M8螺栓的个数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悬空区增加压轨装置可有效防止梯级上翘,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加工即可得到压轨装置,同时,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安装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梯级前轮将要进入梳齿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C型件、支架和集水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为导轨,2为梯级链轮,3为梳齿,4为C型件,51为支架,52为集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自动扶梯防跳装置,包括设置于C型件的端部用于防止梯级链轮上跳的压轨装置,所述压轨装置位于梯级链轮的常规运动轨迹与梳齿之间。C型件的底部与所述压轨装置的底部齐平连接。压轨装置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安装简单易行。梯级链轮的常规运动轨迹顶部与压轨装置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mm。保障梯级链轮与压轨装置留有一定的空隙,避免与梯级链轮直接摩擦,保证压轨装置不与其他运动零部件发生干涉。梯级链轮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上跳,压轨装置会阻碍梯级链轮往上跳,从而限制梯级链轮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压轨装置包括支架和集水盘,支架的一端与C型件的一端连接,集水盘的一端部与C型件固定连接,集水盘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在悬空区长于C型件的距离此时无强制要求,考虑到安装空间统一距离为80mm,支架主要作用为加强集水盘防跳强度。集水盘的另一端与扶梯桁架固定连接。当安装好支架以及集水盘时,能够保证梯级链轮出现上跳时,梯级不撞击梳齿。集水盘的作用是扶梯在室外运动时,收集下雨中或下雨后的雨水,因此,集水盘设置成内凹形状。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压轨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C型件连接。支架在悬空区长于C型件的距离不少于80mm。当支架在悬空区长于C型件的距离设置成80mm,此时能够保证梯级链轮出现上跳时,梯级刚好不撞击梳齿。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的支架通过M8螺栓固定在C型件上。M8螺栓的个数为2个。
本实用新型在悬空区增加压轨装置可有效防止梯级上翘,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加工即可得到,同时,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安装简单易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