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口转换设备及接口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848.1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刚;宋磊;何春;王毅;赵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9026部队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830092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转换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接口转换设备及接口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现场的许多设备采用的通信接口各不相同,常用的有E1、RS232-、RS485和USB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经常需要将上述常用的通信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实现以太网上端口的互联互通。现有技术中,仅存在单一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的设备,尚未提供一种集成多种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的接口转换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元器件数量少、集成多种接口转换功能的接口转换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内容为:
一种接口转换设备,包括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若干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若干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分别将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转换为对内以太网接口,并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所述以太网交换机包括对外以太网接口。
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为不易集成到嵌入式开发板,因而采用专用转换设备的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为集成到嵌入式开发板中的转换模块。不易集成到嵌入式开发板,通常是由于市面上现有嵌入式开发板未提供与所述第一接口匹配的接口单元,或者所述第一接口与其他接口整合到一起调试难度大,无法达到性能指标。
现有嵌入式开发板中几乎不存在带有E1口的嵌入式开发板。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口包括E1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口包括RS485、RS232、USB host、USB target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与E1接口相适应,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为E1转以太网设备。进一步地,所述E1转以太网设备为ET-E1协议转换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转换模块为将所述第二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的嵌入式开发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口转换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嵌入式开发板连接的人机交互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第二参数配置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设置模块可以完成接口转换过程参数设置。所述参数包括传输速率和USB主从信息。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触摸设备,参数设置通过图形化界面完成,设置过程方便简捷。
进一步地,所述E1转以太网设备包括第一参数配置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设置模块,设置E1口转以太网参数。所述参数包括传输速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外以太网接口包括传输速率指示灯和连接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以太网工作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接口转换设备成套使用,任意两个所述接口转换设备通过所述对外以太网接口连接。数据传输的源设备与目标设备将端口连接到接口转换设备的相应端口,在配置好后,可实现接口的互通,即将其他接口转换为以太网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类转换模块加以太网交换机的方式实现了多种常用通信接口与以太网接口的转换,使得各类常用通信接口的数据能够在以太网中转发,突破了常用接口的传输距离的限制,使得在同一以太网中两台设备数据的传输更为便捷。数据传输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无需其他改造,即可实现在以太网上端口的互通。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该接口转换设备提供人机交互界面,配置简单,易于操作,将底层复杂机制进行封装抽象,简单易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实物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产品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接口转换设备成套使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902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902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套键盘(外三角形支撑)
- 下一篇:交通工具用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