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741.7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崔凯;刘一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刘明霞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电加热器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的内锅,一般都为拉伸成型,内锅的底部为贴合煲体内部的平滑表面。这样的内锅有两个缺陷:
1、内锅跌落或磕碰后,内锅容易变形,使内锅与煲体内部贴合不充分,尤其是内锅会与加热装置的贴合不充分,使得内锅受热不均;
2、内锅在煲体内的定位仅依靠内锅的锅沿与煲体的配合来实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煲体包括加热装置和可取出的内锅,所述内锅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所述内锅的下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加热装置的边缘相配合,使得当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上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周。
根据本方案,凸起部能够与加热装置的边缘相配合,对内锅在煲体内的放置起到限位作用。这样,即使内锅收到磕碰有变形,依然也可以与加热装置贴合,保证内锅受热均匀。同时,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后,凸起部也可以对内锅起到支撑作用,使内锅平稳地放置在桌面等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内锅的周向连续设置。
根据本方案,凸起部为连续的环形,这样凸起部能够更好地内锅起到限位作用,使内锅与加热装置稳定地贴合。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包括沿所述内锅的周向间断设置的多个凸起单元。
根据本方案,凸起部沿内锅周向间断设置,使得内锅能够与加热装置稳定地贴合,并且相对于上一种方案能够节省加工材料。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内锅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内锅的轴线。
根据本方案,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后,能够平放在桌面等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内锅的底面同中心。
根据本方案,加热装置位于内锅的正下方,凸起部与加热装置的边缘相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合所述煲体。
根据本方案,烹饪器具的结构更加完整,当盖体盖合煲体时,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3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可以用于蒸煮、油炸等多种烹饪操作。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煲体2和盖体1。
煲体2可以为圆角长方体形状,内部设置有圆筒形状的内锅21,内锅21通常由金属制成,上表面具有圆形的开口以用于容置待加热食物,内锅21可以从煲体2中取出以及放入煲体2。煲体2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22,例如电热盘、线圈盘等,以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锅21位于加热装置22的正上方。
盖体1可以设置在煲体2的上方,用于盖合煲体2,盖体1相对于煲体2可以分别处于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当盖体1相对于煲体2处于盖合位置时,盖体1与内锅21之间共同形成用于容纳食物的烹饪空间。优选地,盖体1能够以枢转的方式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