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吸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244.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龙;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4;A61L2/26;A61L2/28;F04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山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介质 紫外杀菌装置 循环回路 自吸 微生物 细菌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杀灭 直流电磁泵 含量控制 流体净化 目标回路 杀菌抑菌 紫外光源 紫外杀菌 智能 间歇式 细菌源 自吸式 动能 真菌 紫外线 可调 可控 腔内 吸入 照射 病毒 输出 应用 | ||
1.一种可自吸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具有流体自吸功能的直流电磁泵、紫外杀菌单元和用于驱动直流电磁泵及紫外杀菌单元的驱动单元(19),所述直流电磁泵和紫外杀菌单元安装于主体外壳(1)内部,所述直流电磁泵和紫外杀菌单元之间相连通,所述直流电磁泵和紫外杀菌单元分别和外部相连通,所述驱动单元(19)与直流电磁泵及紫外杀菌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磁泵包括磁芯腔体(13)、活塞腔体(8)、线圈(10)和线圈架(11);
所述磁芯腔体(13)内设有活塞磁芯(14)、回程弹簧(16)和缓冲弹簧(17);所述活塞磁芯(14)为右端敞口的空心结构,其左端设有导杆,所述回程弹簧(16)套置于导杆上并与磁芯腔体(13)和活塞磁芯(1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磁芯(14)与导杆的连接处设有供流体流出的孔,所述活塞磁芯(14)的右端与磁芯腔体(13)之间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7);
所述线圈架(11)套置于磁芯腔体(13)的外部,所述线圈(10)缠绕于线圈架(11)上,线圈架(11)与磁芯腔体(13)之间设有电磁铁芯(12);
所述活塞腔体(8)内设有活塞堵头(9)和封口弹簧(18),所述活塞堵头(9)与导杆连接,所述封口弹簧(18)的一端与活塞堵头(9)相接触,另一端与活塞腔体(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单元包括紫外光源架(4)、紫外光源(5)和玻璃管(3),所述紫外光源架(4)安装于主体外壳(1)内,所述玻璃管(3)置于紫外光源架(4)内部,所述紫外光源(5)设置于紫外光源架(4)外壁,紫外光源(5)发出的紫外线通过紫外光源架(4)预留的开孔照射进玻璃管(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两端分别安装入口端转换接头(15)和出口端转换接头(2),所述直流电磁泵通过入口端转换接头(15)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紫外杀菌单元通过出口端转换接头(2)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直流电磁泵和紫外杀菌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器(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9)设置于主体外壳(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9)设置于主体外壳(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9)中包括恒流驱动电路或启辉器部件,单片机或继电器控制部件,散热部件,连接导线及接插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循环回路的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9)中包括探测模块和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2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