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检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102.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林;申元全;王东;钟成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经准计量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09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小口径 液体 流量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流量检测和校准装置,尤其一种在线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检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现场各种测量小孔径液体的流量计被广泛应用。当前现场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测量口径主要为DN (6~50)mm,测量范围为(0.05~40)m3/h,准确度0.2~2.5级不等,有电磁流量计、蜗轮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等,主要应用于油类、烃类和各种挥发和腐蚀性较强的液体计量。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或者结算的要求,流量计要定期进行检定,然而工业生产中,生产装置不停,使得流量计无法拆卸送实验室检定。实验室用于检定设备体积较大,拆卸麻烦且反复容易致使检定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线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检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不停产液体流量计在线检定,且灵活性强,通过更换标准流量计可对各种腐蚀性、挥发类液体进行检校,测量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线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体流动的管路上串联连接有五个截止阀且待检测的液体流量计安装在液体流动的管路上第三个和第四个截止阀之间,在液体流动的管路上的第二个截止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直通标定装置,在液体流动的管路上的第四个和第五个截止阀之间连接有旁通标定装置;所述直通标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弯管且第一连接弯管两端分别与液体流动的管路上的第二个截止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弯管上串联有两个截止阀且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连接有第一标准流量计,所述第一标准流量计与第一流量标定仪进行双向通讯且由第一电源向第一流量标定仪供电;所述旁通标定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弯管且第二连接弯管两端分别液体流动的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弯管上串联有两个截止阀且两个截止阀之间连接有第二标准流量计,所述第二标准流量计与第二流量标定仪进行双向通讯且由第二电源向第二流量标定仪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准流量计和第二标准流量计采用电磁流量计或者质量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量标定仪和第二流量标定仪均同步与遥控器进行无线信号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采用太阳能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工功耗低,采用太能能供电,适用于野外环境作业。通过截止阀配合,可以实现不停产液体流量计在线检定,且灵活性强,通过更换标准流量计可对各种腐蚀性、挥发类液体进行检校,测量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再者,使用直通在线检定和旁通在线检定,对液体流量计前后两端的进行同步检定,确保检定结果的精确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累积量进行检校,改变以往使用的标准表比对瞬间流速误差较大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在线小口径液体流量计检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体流动的管路1上串联连接有五个截止阀2且待检测的液体流量计3安装在液体流动的管路1上第三个和第四个截止阀2之间,在液体流动的管路1上的第二个截止阀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直通标定装置,在液体流动的管路1上的第四个和第五个截止阀2之间连接有旁通标定装置;所述直通标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弯管4且第一连接弯管4两端分别与液体流动的管路1上的第二个截止阀2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弯管4上串联有两个截止阀2且在两个截止阀2之间连接有第一标准流量计5,所述第一标准流量计5与第一流量标定仪6进行双向通讯且由第一电源7向第一流量标定仪6供电;所述旁通标定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弯管8且第二连接弯管8两端分别液体流动的管路1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弯管8上串联有两个截止阀2且两个截止阀2之间连接有第二标准流量计9,所述第二标准流量计9与第二流量标定仪10进行双向通讯且由第二电源 11向第二流量标定仪10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经准计量测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经准计量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