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277.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张泽;伍瑞昌;王兴永;高树田;王运斗;陶学强;郭立军;张晓峰;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F04B17/03;F04B53/1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4 | 代理人: | 王冲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精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泵。
背景技术
当前在IVD检验设备、环境监测设备或者其它微流体领域,经常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流速精确控制,精度甚至需要达到nl/s(纳升/秒)级别,普通的蠕动泵、隔膜泵、注射泵、齿轮泵等均难以满足需求,现有的控制方式多采用精密步进电机驱动的注射器,利用注射器的空腔,吸入一定量体积的流体,然后按照设定的速度输出。该方式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流体输出的流量和流速。但是由于需要精确控制,注射器的有效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在实际使用时,腔体内的液体排出后,需要再次吸入,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输出。为了保持控制的精确度,注射器的吸入速度较为缓慢,避免吸入气泡。这样就导致注射器工作间隔时间比较长,不能够连续作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消除该问题,往往采用两组注射器交替工作以实现液体的连续输出。但是该方案即增加了成本,也使得控制方案和产品结构复杂,可靠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流体精密控制领域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射泵,不仅具有泵无间歇连续工作的优点,还可以实现注射器般的精密流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泵体、双头活塞组件、液体进出口、连接件、安装支架、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块、驱动杆、步进电机;所述注射泵体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液体进出口分别设于注射泵体的两端,当液体进出口吸入液体时,液体进出口输出液体,当液体进出口吸入液体时,液体进出口输出液体;所述双头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分别设于所述活塞两面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将注射泵体内部空腔分隔成两个腔体,所述两个活塞杆外径相同,以保证输出液体的流速相同,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块相连接,所述驱动块滑动时,带动双头活塞组件跟随运动;
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转动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所述驱动杆为螺纹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所述驱动块沿着驱动杆运动。
优选地,传动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元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块运动两端的极限位置。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普通光电元件,行程开关元件,或者超声波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驱动杆为丝杆,或者多头螺杆。所述连接件为销钉、螺纹连接件、铆接件、或者焊接固定件。
优选地,注射泵还包括填料密封件,设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注射泵体之间。所述填料密封件为O型圈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注射泵体采用间隙密封,实现自润滑。所述活塞材质为陶瓷、不锈钢、或者橡胶材料,所述注射泵体材质为聚甲醛、聚四氟乙烯、或者玻璃材料。
优选地,所述液体进出口的接口方式为螺纹形式、O型圈密封方式、锥形密封形式、或者圆柱型接插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普通注射器的控制精度,且可以连续不间歇工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射泵体、2-活塞、2a/2b-活塞杆、3a/3b-液体进出口、4-连接件、5-安装支架、6-驱动块、7-驱动杆、8-步进电机、9a/9b-位置检测元件、10a/10b-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专用自动升降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液差回流式注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