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合金涂层的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254.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锋;马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10 | 分类号: | F02F3/10;C23C4/134;C23C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合金 涂层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的“心脏”,承受交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然而随着汽油机发动机参数的不断提升,汽油机活塞所受到的机械负荷及热负荷越来越大,销孔区域所受到挑战也越来越大,表面拉伤、咬粘和过量磨损是活塞销孔失效的主要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合金涂层的活塞。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有合金涂层的活塞,包括活塞主体,所述活塞主体设有销座,所述销座的内部设有活塞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孔的表面涂覆有一合金涂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活塞销孔的表面涂有所述合金涂层,可有效提高活塞销孔的抗拉伤、抗咬粘和抗磨损性能,解决了所述活塞销孔在短时间内失效的问题。使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所述活塞销孔表面进行喷涂。等离子喷涂是一种材料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的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氧化、电绝缘、隔热、防辐射、减磨和密封等性能。同时等离子喷涂具有超高温特性,便于进行高熔点材料的喷涂;喷射粒子的速度高,涂层的致密、粘结强度高;由于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喷涂材料不易氧化。
同时为了使涂层与所述活塞销孔很好的结合,所述活塞销孔表面首先进行预处理,除去表面的污垢,增加涂层与活塞销孔的接触面,增大机械附着力。使活塞销孔表面更加活化,以提高涂层与所述活塞销孔的结合强度。
所述合金涂层的厚度不大于0.5毫米。在对于活塞销孔主体进行活化处理后,可以保证合金涂层与活塞销孔主体之间足够的附着力。
为保证合金涂层对活塞销孔的硬度,所述合金涂层的平均厚度不低于0.2毫米。
所述合金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35毫米。
所述合金涂层外涂覆有一磷化层,起到防腐蚀作用,及增加润滑油吸附能力,从而减少磨损,降低拉伤风险。
所述活塞主体是一合金钢或铝合金制成的活塞主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活塞主体的材质,在有涂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抗磨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设有合金涂层的活塞,包括活塞主体11,活塞主体11设有销座,销座的内部设有活塞销孔12;活塞销孔12主体的表面涂覆有一合金涂层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塞销孔12的表面涂有合金涂层13,可有效提高活塞销孔12的抗拉伤、抗咬粘和抗磨损性能,解决了活塞销孔12在短时间内失效的问题。
使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活塞销孔12表面进行喷涂。等离子喷涂是一种材料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的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氧化、电绝缘、隔热、防辐射、减磨和密封等性能。同时等离子喷涂具有超高温特性,便于进行高熔点材料的喷涂;喷射粒子的速度高,涂层的致密、粘结强度高;由于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喷涂材料不易氧化。同时为了使涂层与活塞销孔12很好的结合,活塞销孔12表面首先进行预处理,除去表面的污垢,增加涂层与活塞销孔12的接触面,增大机械附着力。使活塞销孔12表面更加活化,以提高涂层与活塞销孔12的结合强度。
实施方案一,合金涂层13包括铁、铝、锌、铜、铬、镍中的至少三种元素。同时合金涂层13中的铁、铬、镍具有较高的熔点,所以使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进行喷涂。等离子喷涂是一种材料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的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氧化、电绝缘、隔热、防辐射、减磨和密封等性能。同时等离子喷涂具有超高温特性,便于进行高熔点材料的喷涂;喷射粒子的速度高,涂层的致密、粘结强度高;由于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喷涂材料不易氧化。同时为了使涂层与活塞销孔12很好的结合,活塞销孔12表面首先进行预处理,除去表面的污垢,增加涂层与活塞销孔12的接触面,增大机械咬合力。使活塞销孔12表面更加活化,以提高涂层与活塞销孔12的结合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机动车碳减排排气管
- 下一篇:滤芯支撑板、空滤器及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