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022.8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颜云周;陈品宇;刘军;李雄;黎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25 | 分类号: | B63B2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品 船扫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品船扫舱装置主要是对货舱、货油管系或货泵内的残余货油进行抽吸扫除,使其残余量尽可能减少。根据MARPOL73/78附则II的规定,化学品船的泵吸装置及管路要进行有利泵吸条件的试验,而且在每个舱内及其相关管路内的残余物标准不超过75L。目前市场上的化学品船为了达到有效的扫舱效果,另设专用的扫舱系统(扫舱泵和扫舱管)或者选用真空式自动扫舱方式(包括真空泵、真空柜)。但如果有多台货泵,管路布置较为困难,系统也甚为复杂,而且残余量也随之增多。所以一个简单而且有效的扫舱系统在化学品船上的运用仍处于发展和优化阶段,扫舱技术有待提升和创新。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存在一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包括:设于电机座上电机;
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叶轮相连;
所述叶轮容置在叶轮腔内;
所述叶轮腔的部分区域容置在吸油井;
所述叶轮腔与注油管、第一扫舱管连通;
所述叶轮腔与扫舱阀利用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扫舱管穿过电机座与第一储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还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都与电机座内的空腔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储罐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扫舱管、真空装置,第二扫舱管与真空装置连通,第一扫舱管的吸油端容置在吸油井内,且与吸油井底部相隔一段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扫舱管的吸油端与吸油井底部相隔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扫舱管的吸油端设有15°的坡口。
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S01: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舱内吸油井中的货油通过注油管注入,在电机正常的转速下,叶轮以相同的转速,提供升起液货的动力,将舱内吸油井的货油吸入到叶轮腔,并从注油管排出去(注油管同样充当着卸油管),直到吸油井处于空舱状态,卸油后,将电机的转速降到60%,并打开扫舱阀;
S02:扫舱压缩空气或氮气从扫舱阀进入,在注油管里面从上到下吹扫,残液经过注油管再到第一扫舱管排出到第一储罐。最后关闭扫舱阀和压缩空气。对注油管及扫舱管进行吹扫,保证满足注油管、第一扫舱管、叶轮腔的货油残余量不超过75L。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品船扫舱系统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有第三步骤:
S03:通过第一接口注入压缩空气或者氮气,将电机座内的空腔的残液从第二接口排出并收集到第二储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压缩空气或氮气从扫舱阀进入,在注油管里面从上到下吹扫,残液经过注油管再到第一扫舱管排出到第一储罐,对注油管、第一扫舱管、叶轮腔的残液进行清除,其次利用真空装置通过第二扫舱管对吸油井的残油进行最后的抽吸,两者相结合使用,能提高货油装卸的效率,有效地减少洗舱的时间、缩短码头停靠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2、电机座;3、转轴;4、叶轮;5、注油管;6、扫舱阀;7、第一扫舱管;8、第一接口;9、空腔;10、第二接口;11、真空装置;12、第二扫舱管;13、吸油井;14、第一储罐;15、第二储罐;16、叶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