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702.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丁嘉伟;叶春欣;安志华;卓建明;李四林;秦学;汪瀚澄;余剑英;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御园置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地基 打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打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打桩机大多数是大型的建筑设备,生产成本高,体积大,因而造成使用成本较高,不便于在小型工地推广应用,另外,由于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来回搬运,在使用场合上也受到一定制约,为此中国专利CN204225108U提出了一种小型地基打桩机,减小了打桩机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该打桩机需要一人操作卷扬机,控制夯具铲土和放土,另一人推动小车接取土块,由于在打桩场地上道路凹凸不平,人工推动满载土块的小车较为困难,工人在体力消耗较高时,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包括固定架、卷扬机和两块平行的钢板,所述固定架包括三角支架,卷扬机位于固定架的一侧,且两块钢板均位于固定架的下方,所述三角支架上设有滑轮,且滑轮上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有夯具,且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卷扬机的卷筒连接,所述钢板的两边均设有挡板,挡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且两块挡板与钢板之间构成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钢板的上方设有车厢,车厢的侧面为梯形,且车厢较高一侧的底部外壁上连接两个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两端均套接有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车轮,且螺杆上套接有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的第一齿轮,且车厢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且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车厢较低一侧底部外壁的两边均连接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U形支架,且U形支架连接有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第二车轮。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扁平封装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铺设在钢板靠近固定架的顶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和推杆电机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微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ARM7TDMI-S,且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车轮的直径为六十至八十厘米,且第二车轮的直径为三至四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电动机、第二齿轮配合带动第一齿轮、螺杆和第一车轮转动,使小车在第一凹槽内行走,能够使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压力传感器承受第一车轮压力,将压力变化信息发送给微控制器,在压力较大时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机顺时针转动,使下车向打桩机外侧运动,推杆电机收缩,使土块由车厢内滑出,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机逆时针转动,使小车向打桩机方向运动,承接土块,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减少体力消耗,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驱动满载的小车能够自动倾倒土块,使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减少体力消耗,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的钢板及小车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的地基打桩机的小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卷扬机、3钢板、4第一凹槽、5压力传感器、6第二凹槽、7车厢、8第一车轮、9第一齿轮、10电动机、11第二齿轮、12推杆电机、13第二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御园置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御园置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地松散回填区抗沉陷预应力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简易高效的拔桩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