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130.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张建新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杆 支撑杆 按钮 上肢康复装置 支撑杆外壁 弧形凹槽 患者手臂 连接底座 底座 复健 支撑 | ||
上肢康复装置,它包括第一气杆、第一调节阀按钮、底座、支撑杆,支撑杆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弧形凹槽,支撑杆底部通过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连接底座,支撑杆外壁上设有连接第一气杆的第一调节阀按钮和连接第二气杆的第二调节阀按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高度的调节,提高了用户的复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中风患者治愈后需要进行复健,但是现有的康复设备不能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高度的升降,使得用户不能进行有效的复健、上肢不能达到良肢位,从而影响人们的康复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康复装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高度的调节,大大提高了用户复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第一气杆、第一调节阀按钮、底座、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弧形凹槽,支撑杆底部通过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连接底座,支撑杆外壁上设有连接第一气杆的第一调节阀按钮和连接第二气杆的第二调节阀按钮。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放置物品的空腔,空腔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若干个竖直的隔板。
所述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与支撑杆相互平行。
所述凹槽中设有支撑患者手臂的海绵垫。
所述海绵垫与凹槽之间设有缓冲衬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高度的调节,提高了用户的复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在图中,1、第一气杆,2、第一调节阀按钮,3、底座,4、支撑杆,5、空腔,6、隔板,7、第二调节阀按钮,8、凹槽,9、第二气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第一气杆1、第一调节阀按钮2、底座3、支撑杆4,支撑杆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弧形凹槽8,支撑杆底部通过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连接底座,支撑杆外壁上设有连接第一气杆的第一调节阀按钮和连接第二气杆的第二调节阀按钮7。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放置物品的空腔5,空腔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若干个竖直的隔板6。
所述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9与支撑杆相互平行。
所述凹槽中设有支撑患者手臂的海绵垫,使得患者手臂更加舒适的放在凹槽中。
所述海绵垫与凹槽之间设有缓冲衬垫,防止患者的手臂与凹槽碰伤。
使用时,患者将手臂放在凹槽8中,之后通过第一气杆1和第二气杆9调节支撑杆4两端的高度,使得患者的手臂保持在良肢位,以利于患者快速的康复,而且患者可以通过空腔5放置与患者配合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各种物品,提高了用户的复健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科临床新型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