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657.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雨;李露莹;张恩海;蒋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尚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接头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作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超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时,两根电缆导体间的压缩连接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步骤。中间接头电缆在进行导体压接后,须保证压接电缆的平直。如果电缆在接头部位有弯曲,将造成预制件不能充分收缩在电缆本体上。在通电运行后,电缆的电场分布会不均匀,从而缩短电缆线路的使用寿命。长期以来,在现有技术中,超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导体压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通过在导体上方的固定承重点,借由链条起重器提拉压接钳头,调整压接位置,进行导体压接。
(2)在施工现场无固定承重点的情况下,采用人力提举压接钳头的方式调整压接位置进行导体压接,110KV以上电缆导体压接所需使用的都是100T以上的压接钳,仅压接钳头部分就重达40KG以上。如采取人力提举方式,在导体压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保证压接钳头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到导体压接的质量。如果钳头位置偏斜,还容易造成压模的崩裂。同时,采用人力提举的方式极大地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提举时间一长,操作人员难免会体力不支,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还将影响后续作业的进行。因此采用人力提举的方式,效率低,压接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力提举的方式,效率低,压接质量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底座、脚轮、支撑台和固定支架,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所述底座包括多个平行的栅格条,所述脚轮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四角,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条平行的竖杆和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位于两条所述竖杆的上端,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支撑台为直角形并包括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垂直,所述第一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框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下拉环,所述第二框的上部固定有上拉环,所述竖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杆的内径,所述第一杆插在所述第二杆中,所述第一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杆的上端部均开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杆上的孔朝向相同、孔距相同且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杆上的孔朝向相同、孔距相同且直径相同。脚轮方便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的移动,底座为长方形,便于通过狭长空间,支撑台和固定支架均位于底座上,上横杆用于悬挂手动链条起重机的链条,第一框和第二框直角设置,有利于与底座和固定支架的固定,上拉环和下拉环用于拉住手动链条起重机的链条,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设置可以调节固定支架的高度。孔中可以插入销钉,固定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相对位置。
较佳地,所述上横杆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具有中轴线,所述挡块设置在上横杆中部,所述挡块的中部直径小于两边直径,所述挡块的中轴线与所述上横杆的中轴线重合。挡块用于限制手动链条起重机的链条的横向运动,有利于保持链条的稳定,同时也减小了链条对上横杆的磨损。
较佳地,所述底座的框架为扁铁。扁铁重量轻,强度符合要求,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竖杆为圆管。圆管强度高,便于插接不同直径的圆管,方便调节高度。
较佳地,所述脚轮为万向轮。万向轮方便移动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和压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缆接头压接辅助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
脚轮2
支撑台3
第一框31
第二框32
固定支架4
竖杆41
第一杆42
第二杆43
上横杆44
挡块45
下拉环5
上拉环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尚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尚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通道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