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调剂收纳容器的吸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5004.0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东畑信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调 收纳 容器 吸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形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色调剂的收纳容器的吸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办公场所,多是使用一套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以作为公用办公设备,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原稿供给装置用于摆放或输送原稿,扫描单元通过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发送至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使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感光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转印部使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后转印到介质上,再由定影单元对介质进行定影后排出到排纸部。
其中,用于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一般是通过独立的收纳容器盛装,并在图像形成装置需要时,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补充。收纳容器中的色调剂在运输和长期保管过程中,易发生色调剂聚集和色调剂吸湿等问题,而出现上述问题后,会降低色调剂的带电性能并使形成的色调剂图形白底雾化。因此,为了防止收纳容器吸湿,一般使用铝制或塑料制封装袋对收纳容器进行封装,还有在收纳容器的外侧封装硅胶以吸湿的。
然而,一旦收纳容器向显影装置补充色调剂,则上述防止吸湿的效果消失,收纳容器不能继续保持剩下的色调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盛装色调剂的收纳容器进行吸湿保护的吸湿结构,以避免收纳容器使用后吸湿效果消失的现象。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色调剂收纳容器的吸湿结构,包括,
收纳容器,收纳色调剂;
补给口,设置在所述收纳容器上,用于排出色调剂;
填充口,设置在所述收纳容器上,用于向所述收纳容器内补充色调剂;
吸湿件,通过粘附封堵住所述填充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吸湿件直接封闭填充口,由于吸湿件本身的特征,使其可以吸纳外部的湿气,因此还可以以排出收纳容器内部气体的方式,防止吸湿时收纳容器内部压力减小。此外,通过吸湿件上粘附的胶,使得吸湿件在打开后还可以再次封闭填充口,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吸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湿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封装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打印机或复印机等设备。以下的说明中以MFP为例来进行说明。
MFP 100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各部件的本体11,在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原稿的原稿供给装置12和操作面板13。操作面板13包括由各种键构成的操作部14以及触摸板式的显示部15。
在原稿供给装置12的下部设置有读取原稿的扫描单元16,扫描单元16通过光打印头的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本体11内还安装有图像形成部17和容纳各种尺寸介质的多个供纸盒18。
图像形成部17包括提供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盒28(28Y、28M、28C、28K),和根据扫描单元16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生成图像的感光部20Y、20M、20C、20K,以及将感光部20Y、20M、20C、20K上的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21的转印部。色调剂盒28内色调剂的补充是通过独立的盛装不同颜色的收纳容器实现的。
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32以及从动辊33、34上,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相对配置。介质S通过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之间时,二次转印辊35施加转印电压将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介质S上。在转印带21的从动辊34附近设置有清理转印带21上色调剂的清洁器36。
在供纸盒18到二次转印辊35之间,设有取出供纸盒18内的介质S的分离辊37和传送辊38,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对介质S上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39。在定影单元39的下游设置有将介质S向排纸部41排出的传送辊40。
进一步,在定影单元39的下游还可以设置双面传送路径42。双面传送路径42使介质S反转后向二次转印辊35方向引导,以对介质S进行双面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盘式变径安装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