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起吊预制构件的专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4092.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华;林明钊;曾毅;郭鹏杰;周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10119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起吊 预制构件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起吊预制构件的吊具和专用吊绳。
背景技术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现场的装配化的绿色建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探索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装。
一般的预制构件在其制作的过程中设置多个部分裸露在构件外部的闭合预埋件或带内螺纹的套筒,统称为吊件,通过吊件将预制构件安全、便捷地吊装到指定位置,是设计师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起吊预制构件的专用吊绳和吊具,它能安全、便捷地吊装预制构件至指定位置。
所述用于起吊预制构件的专用吊具包括:一主承力梁,该主承力梁呈箱形,在该主承力梁内部组装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主承力梁上部设有连接板,在主承力梁底部形成有条形开口,在该连接板上设有复数个用于行车吊绳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上分别连接一根通过条形开口的预制件吊绳,该预制件吊绳端部设有套丝。
所述预制件吊绳端部的长度不小于45mm。
所述主承力梁的靠近定滑轮的一端设有固定限位器。
所述主承力梁的靠近动滑轮的一端设有可拆卸限位器。
主承力梁上设有复数个用于预制件吊绳穿过的定位孔。
吊装之前,专用吊绳可与预制件连接起来,吊装过程中,根据两根吊绳的受力,动滑轮可以沿主承力梁左右移动,以实现两根吊绳的自平衡,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的专用吊具可实现便捷、安全地起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吊装一预制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吊绳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吊装另一预制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看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吊装的对象是预制构件2,预制构件里一般都预埋有用于连接吊具1的两吊件20。吊具1包括一根主承力梁10,主承力梁10成箱型,箱型主承力梁10底部设有条形开口11,用于两条专用吊绳12通过以分别连接置于箱型主承力梁10内部的动滑轮13和定滑轮14;定滑轮14按照构件尺寸固定,动滑轮13可沿主承力梁10左右移动。主承力梁10上部设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上设有用于行车吊绳3穿过的孔150,连接板15上的复数个孔150可适应起吊不同预制构件的尺寸。专用吊绳12端部设有与预制构件预埋吊件20匹配的套丝121,套丝121有最小套深深度要求,即不能低于45mm,其使用不同颜色标识,以方便现场使用。
吊装作业开始前,使用两条连接在主承力梁10的动滑轮13和定滑轮14上专用吊绳12的端部的套丝121与两个吊件20连接,行车吊绳3收紧,主承力梁10上升,两条专用吊绳12张紧,根据两根吊绳12的受力,动滑轮13可以沿主承力梁10左右移动,以实现两根吊绳12的自平衡。随着行车吊绳3的徐徐移动,预制构件缓缓地、安全地随着本实用新型的吊具1,被吊至指定位置。操作过程相当便捷。
除了用动滑轮13的左右移动实现自平衡外,主承力梁10上还设有复数个用于专用吊绳12通过的孔120,当两孔120的位置与两吊件20匹配时,专用吊绳12可直接通过孔120与主承力梁10连接,也能实现两根吊绳12的自平衡,从而完成起吊作业。
主承力梁10两端均有限位装置,包括主承力梁10的靠近定滑轮14的一端的固定限位器141,和主承力梁10的靠近动滑轮13的一端的可拆卸限位器131。二者都用于保证滑轮的安全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4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