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3512.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现代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杨涵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物料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必备的调和釜、脱气罐、灌装都是几个单独独立的设备,在厂房建设期,为了满足工艺生产需要,不仅要投入很多的设备,而且管线铺设繁杂,导致生产成本投入过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工厂必备的调和釜、脱气罐、灌装都是几个单独独立的设备导致生产成本投入过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包括釜体、连通管、电磁调频电机和齿轮泵;在釜体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在釜体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连通管布置在釜体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的底部贯穿有轴向的与连通管对应的传动轴,连通管的上端与热交换进管线的出口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连通管的下端和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相连通,连通管的下端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管的下端与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在连通管的外壁上沿圆周固定安装有呈螺旋状盘旋的搅拌桨叶,位于釜体外部的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与电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釜体顶部和釜体底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线,在循环管线上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进油管线和灌装管线,在进油管线上方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进油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灌装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灌装管线与釜体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依次串接有齿轮泵和第四阀门,齿轮泵和第四阀门之间的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进料管线,在釜顶还连通有抽真空管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在连通管上还固定安装有框架式搅拌器,框架式搅拌器呈四方形框架,框架式搅拌器最上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桨叶的上方,框架式搅拌器最下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下方的搅拌桨叶的下方,在框架式搅拌器两侧的搅拌条外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竖直的刮板,刮板的刮刀面与釜体内壁接触,框架式搅拌器两侧搅拌条上的刮板交错分布,所有交错的刮板旋转后形成的闭合的圆周轨迹覆盖釜体内壁。
上述刮板顺着连通管旋转的方向斜向下倾斜35度角至45度角。
上述在釜体顶部内部设置有能够对由釜体顶部进入的物料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釜体顶部的循环管线出口和抽真空管线的进口均位于油气分离器上方。
上述在连通管与釜体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有能够对连通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架。
上述在进油管线与灌装管线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压力表;或/和,在进油管线与灌装管线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取样管线,在取样管线上串接有取样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为热交换、搅拌、灌装为一体的功能设备,适用于粘稠物、膏状物的小调试验,还可以用于不合格品的二次加工,适用于膏状物或润滑脂、树脂等进行调和搅拌脱气灌装,有效降低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搅拌的同时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效果,一举多得,有效的利用介质的热值、传热效果明显等优势,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搅拌过程能够对釜内壁达到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釜体,2为热交换进管线,3为热交换出管线,4为连通管,5为传动轴,6为高压密封活接,7为搅拌桨叶,8为电磁调频电机,9为循环管线,10为进油管线,11为灌装管线,12为第一阀门,13为第二阀门,14为第三阀门,15为齿轮泵,16为第四阀门,17为进料管线,18为抽真空管线,19为框架式搅拌器,20为刮板,21为油气分离器,22为支撑架,23为压力表,24为取样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现代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现代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