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3237.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迪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5 | 分类号: | F16L19/025;F16L19/03;F16L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转换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氧化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由燃烧产生的二氧化氮的监控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气体转换器提供了一个简单和经济的方法来监控烟气中的 NOx成分,其转换反应式可表示为NOx= NO + NO2。通过转换器可将NO2转换成 NO后,气体成分NOx、NO2通过红外分析仪来测量。
但是,由于转换器中的转换管为易损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已有氮氧化物转换器,转换管拆卸、安装繁琐,更换、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给实际中二氧化氮的气体监控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转换器改进设计,设计成转换管可拆卸、可分离、易安装的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基于此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氮氧化物转换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其包括腔体以及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管体,其中:
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及第三腔体3;
所述管体包括旋转头101、连接套管201、转换管芯301;
所述旋转头101设置内螺纹,并通过一固定柱与连接套管201固定连接;
所述转换管芯301插置于连接套管201内;
所述第一腔体1外壁设置螺纹用于与旋转头101连接;
连接套管201设置于第二腔体2内;
所述第三腔体3用于放置转换管芯301并对其加热,
进一步,第三腔体3外壁包覆加热缠绕套5。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管201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套管2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垫圈20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换管芯301内设置铂催化网8。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2由固定柱4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4下方设置下立柱7,用于布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实现了转换管可拆卸与分离,安装方便,可随时进行拆卸与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第二:通过双重垫圈使密封效果显著,提高了设备质量;
第三:整个系系统结构设计紧凑、轻便、合理,便于携带以及现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的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第一腔体;101:旋转头;2:第二腔体;201:连接套管;202:密封垫圈;3:第三腔体;301:转换管芯;4:固定柱;5:加热缠绕套;6:缠绕套堵头;7:下立柱;8:铂催化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其包括腔体以及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管体,其中: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及第三腔体3;所述管体包括旋转头101、连接套管201、转换管芯301;所述旋转头101设置内螺纹,并通过一固定柱与连接套管201固定连接;所述转换管芯301插置于连接套管201内;所述第一腔体1外壁设置螺纹用于与旋转头101连接;连接套管201设置于第二腔体2内;所述第三腔体3用于放置转换管芯301并对其加热,第三腔体3外壁包覆加热缠绕套5。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管201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结构,其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垫圈202,这样使与腔体的结合更加紧密。所述转换管芯301内设置铂催化网8。所述第二腔体2由固定柱4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柱4下方设置下立柱7,用于布置接地线。
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加热缠绕套5对第三腔体3进行加热,转换管设置于第三腔体3内。氮氧化物转换器装置通过温控表控制温度。通过温控表上的按键可以自由设置加热腔的温度。出厂时设置为二氧化氮转换的最佳温度 200℃,在实际操作中不应超出这个范围的+/-25°C。温度高于 200°C 时可能损坏转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迪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迪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