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2017.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强 |
主分类号: | B31B50/74 | 分类号: | B31B5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699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格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格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卡格纸板插编操作大多数采用人工操作,大量插编的情况下人工插编效率普遍较低且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投入应用的少量插格机械多针对性较强,只能插编某一种特定规格的纸板,不能在同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规格卡格纸板的兼容插编,所以急需一种操作简便,插格快速准确,可实现插编多种规格卡格纸板的插格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格机,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格机,所述插格机包括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连接的纵向给料装置、纵向输送装置、横向插格装置、横向给料装置以及成品传送带;其中,
所述纵向给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插格机机架上方左右两侧的两组向内倾斜的储料槽、设置在所述储料槽内的滑动配重推手、设置在储料槽给料方向前方的纵向给料气缸、设置在所述纵向给料气缸朝向储料槽一方前端的吸盘架以及设在所述吸盘架上的若干个吸盘;
所述纵向输送装置包括设置有限位横杆的第一输送带以及若干个纸板导流槽;
所述横向给料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其包括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纸板导流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纸板导流板上的配重推手;
所述横向插格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插卡板气缸、固定在所述插卡板气缸活塞杆上的横向插卡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横向插卡板下方的插卡吸盘;所述插卡吸盘朝向所述横向给料装置;
所述成品传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下游,用于将完成插格的卡格纸板输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带上任意两根所述限位横杆之间的间距大于待插纸板的长度,所述纸板导流槽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横杆上。
进一步,所述纸板导流板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端面不接触,纸板导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均匀分布的螺栓孔上,通过改变固定螺栓孔的位置来调节纸板导流板的间距;所述配重推手卡接在纸板导流板上,配重推手上设置有把手以及与纸板导流板适配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插卡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孔,所述气孔通过风道管路与第一引风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横向给料装置通过第一丝杠升降机连接在所述机架上,通过所述第一丝杠升降机调节横向给料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置有狭长型限位槽,所述侧板通过偏心固定把手固定在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所述滑动配重推手包括设置在其左右两侧底部的滚轮和滑块,所述滚轮与所述储料槽的底板上端面接触,所述滑块套接在设置在储料槽下方的滑杆上,储料槽的底板上沿纵向给料方向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滑块朝向纸板储料槽坡顶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磁铁。
进一步,所述吸盘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王”字形的贯通槽,所述吸盘与所述贯通槽相适配,吸盘通过配风箱与第二引风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纵向给料装置设置在可升降机架上的滑道上,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储料槽下方的丝杠可调节左右两侧储料槽之间的间距;所述可升降机架通过第二丝杠升降机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纸板导流槽的宽度略大于待插纸板的厚度且其底部不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接触,纸板导流槽靠近所述横向插格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水平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插编快速准确,多个可升降机构、纵向给料装置的前后移动以及纸板导流板螺栓调节间距机构等可以实现在同一台机器上插编多种规格的卡格纸板,可以实现双工位出纸,相当于双倍的插编效率,传感器以及PLC控制的应用使得工人操作十分方便而且插编稳定性方面变得十分稳定,本实用新型插格机性能优越,插编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给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给料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强,未经刘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2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双活性基橙色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颜料橙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