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分液式冷凝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028.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康达;陈健勇;陈颖;丁榕;罗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分液式 冷凝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分液式冷凝蒸发器。
背景技术
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一般由两个单独的制冷系统组成,分别称为高温级和低温级。冷凝蒸发器将两部分联系起来,它既是高温级的蒸发器,又是低温级的冷凝器,把低温级工质冷凝放出热量传递给高温级工质,让高温级工质蒸发,从而得到更低的蒸发温度。
复叠式热泵循环系统一般由两个单独的热泵系统组成,同样靠冷凝蒸发器将两部分联系起来,把低温级工质冷凝放出热量传递给高温级工质,让高温级工质蒸发,从而得到更高的冷凝温度。
冷凝蒸发器的效率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在传统的冷凝器中,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在管壁上面凝结形成液膜,随着冷凝进行壁面凝结液体越来越多,蒸气冷凝的热量只能以导热和对流的方式穿过较厚液膜到达管壁上。但是,液膜具有较差的导热性,成为凝结传热的主要热阻,降低了冷凝器效率。
传统的蒸发器一般采用管壳式换热器,位于壳体内的工质吸收换热管内工质热量,发生沸腾蒸发,蒸汽从换热器顶部出去。为了提高蒸汽的干度,一般严格控制壳体内工质液面高度,从而换热器效率不高,也难以保证蒸发器出去的蒸汽为干蒸汽。在制冷系统中,如果带有液体的蒸汽进入压缩机,会造成压缩机损坏。
普通的采用气液分离孔的气液分离装置,一般是通过在气液分离隔板上面固定数量和大小的气液分离孔完成气液分离。如果气液分离隔板有较多气液分离孔且冷凝液很少时候,只有少部分气液分离孔有液体,起着阻气通液的作用。大部分气液分离孔没有液体,就被气体击穿,气液分离失效,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变差。如果气液分离隔板有较少气液分离孔且冷凝液很多时候,气液分开孔排液不及时,积液太高就会通过管程流走,气液分离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分液式冷凝蒸发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冷凝器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在管壁上面凝结形成越来越厚的液膜后,液膜会成为凝结传热的主要热阻,降低了冷凝器效率以及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蒸发效率不高,也难以保证蒸发器出去的蒸汽为干蒸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气液分离隔板和浮动器,气液分离隔板设置有气液分离孔和安装孔,浮动器设置有导向柱;浮动器通过导向柱穿过安装孔与气液分离隔板相连接;
气液分离隔板和浮动器设置于联箱中;浮动器的材料密度小于联箱内的液相工质的密度,浮动器能够在联箱内上下移动。
可选地,气液分离孔的形状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可选地,圆环内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肋板。
可选地,肋板下端设置有堵柱,堵柱用于内嵌于气液分离孔。
可选地,气液分离隔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
肋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孔数量相同的导向柱,用于与安装孔嵌入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液式冷凝蒸发器,包括:
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任意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第一空心圆管、第二空心圆管、联箱;
第一空心圆管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空心圆管同一圆心的直径大于第一空心圆管的第二空心圆管;
第一空心圆管和第二空心圆管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联箱;
联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液分离装置。
可选地,第一空心圆管为强化传热管,包括螺旋槽管、螺旋内肋管、横纹槽肋管;
第二空心圆管为强化传热管,包括螺旋槽管、螺旋内肋管、横纹槽肋管。
可选地,联箱包括第一联箱和第二联箱;
第二空心圆管的左侧与第一联箱连通,第二空心圆管的右侧与第二联箱连通。
可选地,联箱还包括第三联箱和第四联箱;
第一空心圆管的左侧穿过第一联箱与第三联箱连通,第一空心圆管的右侧穿过第二联箱与第四联箱连通。
可选地,第一联箱、第二联箱、第三联箱和第四联箱均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
气液分离装置根据工质流程将第一联箱和第二联箱分成至少两个气液分离空间;
气液分离装置根据工质流程将第三联箱和第四联箱分成至少两个气液分离空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速离心式冷水机组压缩机变频节能改造装置
- 下一篇: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