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橡胶轮胎炼胶的无油润滑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580.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峰;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策清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B29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轮胎 润滑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轮胎行业炼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橡胶轮胎炼胶的无油润滑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密闭式炼胶工段不仅是橡胶轮胎制品企业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环节,更是关乎制品质量优良最重要的工段,特别是出口欧盟的轮胎制品对320#机械油成分控制严格要求。
橡胶密炼装备中特别是密闭式炼胶机转子体端面密封性能的优良与否是评价此装备性能等级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有密炼机转子体的端面环形动密封都是采用铜合金或钴基合金材料作为运动付,在其工作工程中须借助高压油泵(0-80MPa)的高压润滑油注入运动付的工作面,使其建立起油膜起到润滑和密封的效果。此金属材质运动付将受到一个30-50bar的外力的作用得以保证密封的效果,不可避免产生高温和磨损,低运动粘度的润滑油不能满足此工况要求,企业实际生产中使用320#机械油。
又密炼工况下,320#机械油为一次性使用,不可循环使用。以270L容量的密炼机为例,每年每台消耗量约36吨,直接用油成本约40万元;而且在废油的排放、收集处理环节极易造成环保事故,关乎企业的生存。橡胶轮胎生产企业渴望:绿色、环保、低成本的轮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密封润滑效果好,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于橡胶轮胎炼胶的无油润滑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橡胶轮胎炼胶的无油润滑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炼室腔壁、转子体、动滑环、静滑环、密封垫圈、O形密封圈、液压小油缸和油缸支座,所述的混炼室腔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转子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混炼室腔壁构成的室内,所述的动滑环固定设置在转子体的外端侧且位于密封槽内,所述的静滑环可滑动的设置在密封槽内且与动滑环进行配合,所述的密封垫圈设置在转子体与动滑环的外侧之间且紧贴密封槽的内侧,所述的O形密封圈设置在静滑环与密封槽的内侧之间,所述的液压小油缸通过油缸支架固定设置在混炼室腔壁的外部且液压小油缸的轴端刚好对应静滑环的外端侧位置。
所述的静滑环上与动滑环配合的内端侧设置有聚氨酯块,所述的聚氨酯块通过设置在聚氨酯块和静滑环上的凹凸结构固定设置在静滑环上。
所述的动滑环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转子体的外端侧上。
所述的混炼室腔壁的外壁固定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油缸支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机体上。
所述的聚氨酯块通过高强度化学粘合剂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静滑环的一圈外侧设置有3-4组液压小油缸缸和油缸支架。
所述的静滑环在工作时,液压小油缸对静滑环施加的压力在35-50N/cm2之间。
所述的液压小油缸都并联连接在同一液压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滑环结构与静滑环运动付的作用,通过3或4只小油缸均布在静滑环一个压力(35-50N/cm2)作用下使环形运动付均匀紧密贴合。实现密封和润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且将静滑环工作面设置成改性后的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蠕变温度180℃-200℃)块。其两种材料的采用“凹、凸”结构设计结合高强度化学粘合剂使其牢固贴合,起到了更好的密封和自润滑效果,无需添加润滑油。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聚氨酯的自润滑作用,实现运动付在无油工况下环形动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经过12个月的生产使用,验证了此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密闭式炼胶工艺要求,不但解决了润滑油污染产品的难题,更是为企业节约了用油成本,也为行业在润滑和密封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自润滑效果好,密封效果好,解决了润滑油污染产品的难题,更是为企业节约了用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块和静滑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策清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策清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