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雾霾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384.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 |
主分类号: | A62B23/06 | 分类号: | A62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雾霾 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及医药卫生防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雾霾鼻塞。
背景技术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雾霾主要通过人体的鼻、口吸入,所以,防雾霾口罩一经上市,迅速占领市场,随着使用率的逐步增高,防雾霾口罩出现了一些弊端,例如很多防雾霾口罩都很难紧密贴合人体的口鼻处,随即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防雾霾鼻塞,传统的鼻塞结构简单,滤芯中装有棉花层和活性炭层,不能有效阻止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吸入,而且塞入鼻腔后,气密性不是很好,佩戴方式不灵活,舒适度不佳。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雾霾鼻塞,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雾霾鼻塞,体积小小巧,轻便隐形,鼻腔和鼻塞之间密封性好,舒适性高,极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标准。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雾霾鼻塞,包括鱼骨架、过滤芯片和连接带,:所述鱼骨架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挡板,过滤挡板的外侧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固定有与其大小相适配的环状气囊;所述过滤挡板中心开有通孔,空心导向柱穿过通孔与所述环形气囊连接;所述空心导向柱上套设有过滤芯片,置于过滤挡板下方,所述空心导向柱底部分别连接通气导管的两端;所述通气导管中部设有供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片下方固定有弹簧,弹簧套设在空心导向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可拆卸充气气囊和泵体,所述充气气囊连接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放气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挡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椭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导向柱为L型柱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鱼骨架为锥形体结构。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防雾霾鼻塞,按照鼻腔结构设计鱼骨架,将其塞入鼻腔中,体积小,达到隐形的效果;在鱼骨架外围设有充气气囊,通过充气装置,调节气囊大小,保证了鼻塞的稳定性,也提高了鼻塞的气密性,过滤芯片下设有微弹力尼龙弹簧使过滤芯片自动回位;吸气时过滤芯片封住鱼骨架下的气口使空气流经滤芯阀片过滤;呼气时气压克服弹簧弹力推开过滤芯片从过滤芯片外围排气,排气完毕过滤芯片在弹簧弹力做用下回位完成一个呼吸循环,保证了空气过滤的要求,及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标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雾霾鼻塞的结构图;
图2是图1防雾霾鼻塞单个鼻塞结构俯视图。
图中:1、鱼骨架,2、环形气囊,3、过滤挡板,4、空心导向柱,5、过滤芯片,6、弹簧,7、通气导管,8、泵体,9、充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种防雾霾鼻塞,包括鱼骨架1、过滤芯片5和连接带7,鱼骨架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挡板3,过滤挡板3的外侧开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固定有与其大小相适配的环状气囊2;过滤挡板3中心开有通孔,空心导向柱4穿过通孔与环形气囊2连接;空心导向柱4上套设有过滤芯片5,置于过滤挡板3下方,所述空心导向柱4底部分别连接通气导管7的两端;通气导管7中部设有供气装置。
过滤芯片5下方固定有弹簧6,弹簧6套设在空心导向柱4上。供气装置包括可拆卸充气气囊9和泵体8,充气气囊9连接泵体8;泵体8上设有放气阀门。过滤挡板3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椭圆形通孔。空心导向柱4为L型柱状结构。鱼骨架1为锥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空气净化防雾霾的产品是带在鼻腔内的鼻塞式空气净化装置本设计的特点:小巧轻便隐形,鼻腔和鼻塞之间密封性好舒适性高及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未经李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出气分离的口罩
- 下一篇: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