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箍快速成型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200.1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佰富林航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卡箍快速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一般两个接头带有垫片。卡箍的结构有多种,其中条带状的卡箍作为一种常见的卡箍,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该种卡箍条带的生产成为影响卡箍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卡箍条带形成卡箍形状还要经过一次加工,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成型效果差,模具成本还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模具来提高卡箍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成型效果好的卡箍成型生产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箍快速成型用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本体一侧的内模,下模包括底座、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旋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成型模块,第一成型模块上的固定安装有第一动扣,第二成型模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动扣,底座上位于第一动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扣,底座上位于第二动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定扣,第一动扣和第一定扣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动扣和第二定扣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成型模块和第二成型模块组合形成卡箍的外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为橡皮筋或者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上模压入到下模时,内膜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和第二成型模块形成卡箍空腔。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将卡箍条带置于下模的第一成型模块和第二成型模块之间,上模向下一次下压成型,生产效率有效提高50%以上,同时成型效果好,经过内外模的共同作用,形成质量较高的卡箍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上模11—本体 12—内模
2—下模21—底座 22—安装座
31—第一旋转轴 32—第一成型模块 33—第一动扣
34—第一弹性件 35—第一定扣 41—第二旋转轴
42—第二成型模块 43—第二动扣 44—第二弹性件
45—第二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卡箍快速成型用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包括本体11以及固定设置于本体11一侧的内模12,内膜12为卡箍的内圆结构,成为卡箍成型的内部支撑。下模2包括底座21、固定安装于底座21上的安装座22,安装座2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31和第二旋转轴41,第一旋转轴3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成型模块32,第二旋转轴4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成型模块42,第一成型模块32上的固定安装有第一动扣33,第二成型模块4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动扣43,底座21上位于第一动扣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扣35,底座21上位于第二动扣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定扣45,第一动扣33和第一定扣35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4,第二动扣43和第二定扣45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弹性件44。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4和第二弹性件44均为橡皮筋。
生产时,将卡箍条带置于第一成型模块32和第二成型模块42上,上模1向下压紧,第一成型模块32和第二成型模块42分别绕第一旋转轴31和第二旋转轴41旋转,形成卡箍外模的圆形结构,同时将上模1的内模12夹紧,形成内模12与第一成型模块32和第二成型模块42的组合成型。
两者之间形成卡箍空腔,实现卡箍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佰富林航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佰富林航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气式制备植物空心胶囊的装置
- 下一篇:计算机风扇叶片注塑成型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