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5822.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利;邓景山;黄云龙;李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一体化 治理 装置 | ||
1.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黑臭水体中的若干个治理单元(1),相邻治理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区(2),所述治理单元(1)包括好氧区(3)、缺氧区(4),设置于好氧区(3)和缺氧区(4)之间的第二过渡区(5)以及提供氧气的气源(6),所述好氧区(3)的黑臭水体中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管路(7)、第一生态基系统和至少2个第一溶氧监测装置(8),所述第一空气管路(7)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若干第一空气释放器(9),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气源(6)通过第一氧气输送管道(10)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释放器(9)的出气口竖直向上,所述第一生态基系统包括第一生态基浮子(11),悬挂于所述第一生态基浮子(11)下方的若干第一生态基(12),所述第一生态基(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绳(13),所述第一生态基(1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绳(13)绑定于所述第一空气管路(7)上,所述缺氧区(4)的黑臭水体中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4)、第二生态基系统和至少2个第二溶氧监测装置(15),所述第二生态基系统包括第二生态基浮子(16),悬挂于所述第二生态基浮子(16)下方的若干第二生态基(17),所述第二生态基(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绳(18),所述第二生态基(17)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绳(18)绑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气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3)、第二过渡区(5)和缺氧区(4)的面积比为10~40:2~4:4~10;所述第二过渡区(5)与所述第一过渡区(2)的面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3)、第二过渡区(5)和缺氧区(4)沿黑臭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单元(1)还包括活水装置,所述活水装置包括活水管道(20),和设置于所述活水管道(20)上的转流泵(21);所述活水管道(20)包括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所述进水口(22)设置于所述缺氧区(4)的黑臭水体中,并延伸至所述缺氧区(4)的黑臭水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23)设置于所述好氧区(3)的黑臭水体中,并延伸至所述好氧区(3)的黑臭水体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3)的口端朝向缺氧区(4)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2)为锥形罩,上端细下端粗;所述出水口(23)为倒锥形管,下端细,上端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4)为管状,从而形成第二空气管路(24),所述第二空气管路(24)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若干第二空气释放器(25);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气源(6)通过第二氧气输送管道(26)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释放器(25)的出气口竖直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气输送管道(26)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阀(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8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