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击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5428.9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6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潘蕾;张远芳;刘凯;杨海华;慈军;刘亮;陈敬知;张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击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土工试验设备,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击土器。
背景技术
击土器是工程建筑领域常用的一种土工试验设备,需将松散的土料击打成较为瓷实的土结构。
目前的击土器在击实重塑土样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新型改进,吴建平等(专利号88205416.3)在击实器的轴杆和底座中心设置通孔以便土中气体排出;刘清洁等(专利号CN 102466583 A)提出了在击打土时,土料中的气体通过中控的杆体排出。陈文杰等(专利号 CN 203069423 U)提出了一种新型击土器,击锤上部沿周向方向设置凹陷部,击锤与底座外环上布置通气孔。
但是击实器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妥之处:(1)在击实含水率较高土样时土体容易附着于击土器底部,造成误差;(2)摩擦等原因造成击实功偏差,无法确保每层土样击实效果一致;(3)在试验的进行和收尾过程中,容易发生杆件根部于底座断裂的情况,造成击土器整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击土器。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避免击土器底部粘附土样,防止杆体根部断裂,确保每层击样高度一致,通过摩擦纹增加击锤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击土器,包括底座、杆体、击锤、卡扣件,击锤套于杆体压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开孔处设置保护圈,底座上呈中心对称竖向均布间隔布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击锤的上握处设置有摩擦纹;所述的击锤锤体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刻度纹,该刻度纹向击锤内侧凹进;杆体与底座旋紧连接。
上述的击土器的底座底面为圆形,底座中心顶部开设小孔,小孔内壁设置螺纹,螺纹上部有一定的埋深,小孔外圈设有保护圈,底座周边设置通气孔。
上述的击土器的杆体为螺栓连接式,连接头为相互嵌套的半圆柱体,一侧圆柱体开凹槽孔,螺栓通过凹槽孔将杆体进行连接。
上述的击锤锤底的形状与底座和保护圈的形状相对应,击锤上部抓握处设置摩擦纹,击锤锤体外部设置刻度纹,击锤底部涂有高强度超疏水涂料层。
上述的卡扣件嵌套于杆体外部,通过螺栓旋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杆长可变,使用舒适,且本实用新型的杆体底部螺纹不与底座表面相接,外设保护圈,不易从根部折断。锤体外设刻度纹,可以准确测量击实密度,防止击锤与杆体摩擦导致击实功不稳定产生的密度偏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杆体,3、击锤,4、刻度纹,5、摩擦纹 6、通气孔,7、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击土器,包括底座、杆体、击锤、卡扣件,击锤套于杆体压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开孔处设置保护圈,底座上呈中心对称竖向均布间隔布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击锤的上握处设置有摩擦纹;所述的击锤锤体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刻度纹,该刻度纹向击锤内侧凹进;杆体与底座旋紧连接。击锤底部涂有高强度超疏水涂料层。保护圈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保护圈呈中空的圆台形。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圆周四等分点上。所述刻度纹附于击锤锤体外侧,刻度纹量程为10cm。所述的杆体为螺栓对接,杆长可通过连接改变。击锤锤底的形状与底座和保护圈的形状相对应。杆体底端与底座通过螺纹旋紧固定,杆体螺纹顶部低于底座开孔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