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光触媒捕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5406.2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波;王全宗;刘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乔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61L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光 触媒 捕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光触媒捕蚊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夏季人们外出或者在家时经常受到蚊子的骚扰,通常人们所使用的灭蚊方法多为蚊香驱逐,电子蚊香灭杀等等,但是此类方法均存在着多种缺陷,蚊子根据宿主动物气味、热量或者宿主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而被吸引。光触媒灭蚊器是灭蚊器的一种,它利用光触媒作为催化剂,在光照下,光触媒结合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能分解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菌,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杀菌、空气净化和除臭的目的,同时氢氧自由基释放时模拟人体气味,能有效把蚊子引过来,并由风扇运转产生的涡流吸力将蚊虫卷入底座的收容槽中,达到捕蚊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光触媒捕蚊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中的光触媒结合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能分解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菌,并释放出CO2和水,达到杀菌、空气净化、除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光触媒捕蚊器,包括上外接电源线、盖帽、中套、风扇盒和小型电动机,所述上盖帽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源开关,且灯组安装在上盖帽的下表面,所述中套与上盖帽之间设置有引蚊窗,且中套与储蚊盒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风扇盒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中套的内部,且风扇盒的内部安装有静音风扇,所述小型电动机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风扇盒的下表面,且小型电动机的转轴与静音风扇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中套与储蚊盒之间设置有漏斗式防逃网,所述灯组之间设置有光触媒。
优选的,所述储蚊盒上设置有通风窗,且通风窗上安装有纱网。
优选的,所述外接电源线穿过上盖帽与灯组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储蚊盒和上盖帽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上盖帽的顶部安装有顶帽,且顶帽上设置有挂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使用方便,并且外观大方雅致,造型新颖的新一代环保型高效仿生灭蚊器,产品采用紫外光触发光触媒仿生诱捕、气流诱吸入捕杀模式,诱捕方式完善,诱捕效果最佳。没有电击的“噼啪”声,也没有高压电,既安全又安静,产品采用无危害高效LED紫光灯,不但可以产生高浓度的光触媒诱捕蚊虫,还可以杀菌净化空气,节能环保,产品采用气流诱吸入捕杀模式,不会即刻杀死蚊虫,被捕捉的活蚊会释放出化学信息来吸引同类靠拢,可以连续的捕捉周围的吸血雌蚊,从而打断蚊群繁殖周期,达到彻底消灭蚊虫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接电源线;2-顶帽;3-挂环;4-电源开关;5-上盖帽;6-引蚊窗;7-中套;8-储蚊盒;9-通风窗;10-灯组;11-紧固螺钉;12-风扇盒;13-漏斗式防逃网;14-光触媒;15-静音风扇;16-小型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仿生光触媒捕蚊器,包括外接电源线1、上盖帽5、中套7、风扇盒12和小型电动机16,上盖帽5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源开关4,且灯组10安装在上盖帽5的下表面,中套7与上盖帽5之间设置有引蚊窗6,且中套7与储蚊盒8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风扇盒12通过紧固螺钉11安装在中套7的内部,且风扇盒12的内部安装有静音风扇15,小型电动机16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风扇盒12的下表面,且小型电动机16的转轴与静音风扇15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中套7与储蚊盒8之间设置有漏斗式防逃网13,灯组10之间设置有光触媒14,储蚊盒8上设置有通风窗9,且通风窗9上安装有纱网,外接电源线1穿过上盖帽5与灯组10连接,中套7、储蚊盒8和上盖帽5均为塑料材质构件,上盖帽5的顶部安装有顶帽2,且顶帽2上设置有挂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乔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乔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损伤胡蜂工蜂的收集器具
- 下一篇:粘虫板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