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878.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培峰;陶来华;许振飞;金培辰;李开荣;胡师源;吴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球机。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运动产业的不断发展,运动的训练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促使运动员更加有效、快捷的投身训练。目前,我国的篮球运动虽普及,但现有的篮球培训基本还是采取传统的训练方式,尤其是在训练中,基本还是通过人工捡球并传球回传,这种方式一则需额外浪费时间和人力,二则因传球的不同而影响训练的规范化,就此,如何提高篮球训练中捡球和传球的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源电压较低时保持稳定的弹射力量传球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球机,包括支撑机构、弹射机构和进球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端的转角盘;
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总成,所述电机变速箱总成带动曲柄转动,所述曲柄连接并传动拨杆往复运动,所述拨杆插入导杆下端设置的滑槽,所述导杆顶端连接弹射杆并设有导杆支架,所述弹射杆顶端设有击球头用于推送球体;还设有出球管,所述弹射杆伸入出球管并推拉击球头在出球管内往复运动;
所述进球机构包括进球口和与出球管连通的进球管;所述进球口呈漏斗状,球体自进球口和进球管通入出球管,弹射杆推送击球头将球体弹离出球管;
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转角盘上,所述电机变速箱总成和所述进球机构固定在外壳上。
优选方案为:所述弹射杆套设弹簧,所述导杆支架顶住弹簧作为弹簧挡片。
优选方案为:所述进球管朝向出球管的出球口斜插通入出球管。
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行驶轮。
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架设有手推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复位状态时弹簧的压缩距离固定,弹射力量不受电动机转动速度的影响而非常稳定,另外复位时拨杆接近导杆滑槽的端部,电机变速箱总成只要转动很小的角度导杆就可以被弹出,反应速度较快,整体结构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球机,包括支撑机构、弹射机构和进球机构。
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在支撑架1上端的转角盘2;转角盘2上固定连接外壳3。
弹射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总成7,电机变速箱总成7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曲柄8以传动曲柄8,曲柄8顺时针转动,曲柄8端部安装拨杆9以传动拨杆9往复运动,其中电机变速箱总成7固定安装在外壳3底端内壁。
弹射机构还设有导杆13,导杆13下端设有滑槽12,拨杆9转动时插入导杆13带动导杆13移动,导杆13顶端连接弹射杆6并通过导杆13顶端连接的导杆支架10支撑,弹射杆6顶端设有击球头5用于直接推送球体;还设有出球管4,弹射杆6伸入出球管4并推拉击球头5在出球管4内往复运动;
进球机构包括进球口14和连接在进球口14下端的与出球管4连通的进球管15;进球口14呈漏斗状,球体从进球口14进入,通过进球管15通入出球管4,弹射杆6推送击球头5将球体弹离出球管4;
进球口14和出球管4均卡固在外壳3上,导杆支架10可搁放地放置在外壳3的内壁上。
弹射杆6套设有弹簧11,导杆支架10顶住弹簧11作为弹簧挡片,用以抵住弹簧11在弹射杆6上压缩,以加推弹射杆6弹力球体的弹簧力。
进球管15朝向出球管4的出球口斜插通入出球管4,符合球体的运动方向弹射杆6的弹射效果会更好。
支撑架1底端设置行驶轮16。
支撑架1设有手推把17。
当电路接通电源后,电机变速箱总成7开始转动,并带动曲柄8顺时针转动,在曲柄8的带动下,拨杆9拨动导杆13向下方移动,导杆13和弹射杆6固定成一体安装在导杆支架10上,弹簧11套在弹射杆6上被导杆支架10档住,当拨杆9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导杆13和弹射杆6一同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弹簧2。当曲柄9转至最下方的垂直位置时,拨杆9带动导杆13和弹射杆6将弹簧11压缩至极限位置。此时,拨杆9的顶端从导杆13的滑槽中转出,使得弹簧11恢复形变,从而弹射杆6将球体弹射出去。拨杆9旋转180°后,拨杆9再次进入导杆13的滑槽中,并重复上述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