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630.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史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1/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血 固定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输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血袋与输血器的接头并不十分牢固,而且输血器要在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包装破损,输血器脱落,禁止使用,一旦脱落,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在医学领域,要求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输血器规范输血器和辅助设备的使用,保证输血安全和输血过程的畅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监测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包括血袋和塞子,所述血袋的开口处插设有塞子,所述塞子上插设有插杆,且插杆的一端位于血袋的内部,位于所述血袋内的插杆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块,且塞子上设有和第二限位块大小、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插杆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插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块,所述通孔远离插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移动板,所述塞子的外侧壁上装设有齿轮,且移动板的下侧设有和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移动板靠近插杆的一端均设有凸块,且插杆的两侧等距离设有若干和凸块大小、位置对应的插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直径不小于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插杆和第二限位块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包裹有密封圈,且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该装置的时候,插杆插入塞子,同时插杆两侧的第二限位块也通过通孔进入血袋的内部,并且插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限位块螺纹连接有旋块,不仅仅方便拆卸,而且第一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防止插杆完全进入血袋的内部,塞子内还设有凹槽,凹槽内的移动板通过齿轮移动,使移动板上的凸块与插槽插合,再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以防止血袋内的液体流出。该实用新型起到固定输血袋与输血器的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易脱落,而且还具有防止液体溢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血袋、2塞子、3第一限位块、4旋块、5插杆、6第二限位块、7移动板、8齿轮、9密封圈、10凹槽、11凸块、1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输血袋用固定连接器,包括血袋1和塞子2,血袋1的血袋口设有塞子2,塞子2的两端设有凹槽10,塞子2上安装有插杆5,插杆5通过插槽12,插杆5的下端设有旋块4,插杆5和旋块4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手动旋转,固定血袋1与输血器的接头,插杆5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6,起到固定作用,插杆5和第二限位块6是一体成型,靠近插杆5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块3,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中部设有移动板7,远离移动板7的一端设有凸块11,插杆5和旋块4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塞子2的外侧壁上装设有设有齿轮8,易于移动板7的移动,移动板7上安装有密封圈9,避免血液外渗,造成资源浪费,移动板7在凹槽10中通过齿轮8移动,方便移动板7上的凸块11和插杆5旁侧的插槽12闭合。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该装置的时候,插杆5插入塞子2,同时插杆5两侧的第二限位块6也通过通孔进入血袋1的内部,并且插杆5另一端通过第一限位块3螺纹连接有旋块4,不仅仅方便拆卸,而且第一限位块3的设置可以防止插杆5完全进入血袋1的内部,塞子2内还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的移动板7通过齿轮8移动,使移动板7上的凸块11与插槽12插合,再在密封圈9的作用下,可以防止血袋1内的液体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