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03555.5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生;肖荣辉;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玉生;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浪 转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浪能转化,尤其是涉及能在中小型波浪条件下完成波浪能转化的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波浪能采集及转化原理为通过利用上下起伏的浪高所引起的海水的势能转化为可以不通过特殊装置就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但是,在众多波浪能转化装置中均存在以下问题:1.能量采集转化效率低;2.海洋条件对能量采集装置的影响特别显著;3.装置建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波浪能转化采集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不仅能够成功地对波浪能进行采集及转化,而且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波浪能能量采集效率,能在中小型波浪条件下完成波浪能转化的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浮摆、上滑套、中心滑球和下滑套;所述浮摆为中空楔形浮摆,浮摆设有左浮摆和右浮摆,所述上滑套为上半圆滑套,所述下滑套为下半圆滑套,所述左浮摆通过连接螺栓和螺母与上滑套和下滑套的左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浮摆通过连接螺栓和螺母与上滑套和下滑套的右端连接在一起,其中上滑套与下滑套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腔,中心滑球设置于圆腔内,中心滑球中开有一螺纹孔,螺纹孔通过螺纹与外部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由于波浪的起伏运动使左浮摆和右浮摆受到力的作用,只要非常微小的波浪作用于楔形浮摆时,左浮摆和右浮摆便可以绕固定的中心滑球转动,因此达到了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收集及转化能量的目的。
现有遏制波浪能转化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为:当浮子在波浪能的推动下进入水内时,浮子表面所受压强很大不能够充分进入水内,这样便导致浮子所采集的能量有限,进而导致能量转化效率不高。而本实用新型的左浮摆和右浮摆横断面设计成中空楔形,楔形浮摆进入水面时相当于一刀具切削水面,这样在相等的条件下楔形浮摆可以较为轻易地进入水面。又因为楔形浮摆是绕中心滑球做定轴转动,那么只要楔形浮摆受到一很小的浮力便可以使浮摆围绕球心转动,即使在中小型波浪条件下,本实用新型都可以进行能量的采集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进行波浪能的采集,而且在中小型波浪条件下亦可正常工作,提高了波浪能的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楔形浮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左浮摆11、右浮摆12、上半圆滑套3、中心滑球4和下半圆滑套5;所述左浮摆11和右浮摆12均为中空楔形浮摆,所述左浮摆11通过连接螺栓2和螺母7与上半圆滑套3和下半圆滑套5的左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浮摆12通过连接螺栓2和螺母7与上半圆滑套3和下半圆滑套5的右端连接在一起,其中上半圆滑套3与下半圆滑套5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腔,中心滑球4设置于圆腔内,中心滑球4中开有一螺纹孔,螺纹孔通过螺纹与外部连接件6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外部连接件6通过起吊螺栓利用绳索将平衡锚10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海平面上,左浮摆11和右浮摆12通过绳索8与直线发电机9连接在一起。
由于波浪的起伏运动使左浮摆和右浮摆受到力的作用,只要非常微小的波浪作用于左浮摆和右浮摆时,左浮摆和右浮摆便可以绕固定的中心滑球转动,因此达到了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收集及转化能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玉生;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未经胡玉生;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海上漂浮式可移动风力发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