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手术分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266.5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A·梅尔泽;靳风烁;杨平;徐豆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麟梅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钳 连接杆 钳夹 医用手术 弹性件 推管 本实用新型 闭合 钳柄 钳爪 张开 医疗器械技术 整体使用寿命 自身弹力作用 产品加工 方便更换 连接方式 外力作用 相对连接 相对设置 向前移动 易清洗 消毒 驱动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手术分离钳,医用手术分离钳采用推管与连接杆的相对运动驱动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的张开和闭合,包括连接杆和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钳夹,所述钳夹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连接杆的前端,钳夹包括钳柄和钳爪,所述钳爪通过钳柄与弹性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外力作用下推管相对连接杆向前移动使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逐渐闭合,在外力消失后推管恢复原来位置,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在弹性件自身弹力作用下逐渐张开,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产品加工难度,易清洗消毒,分离钳钳夹与连接杆多种连接方式,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且方便更换不同类型分离钳,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手术分离钳。
背景技术
组织分离钳是外科手术常用器械之一,目前分离钳为不锈钢多片结构,通过四连杆铰链机构进行组合,其四连杆铰链机构一端连接钳夹、另一端与手柄之间通过钢丝牵引连接,手柄拉动或放松钢丝,从而控制钳夹的张开和闭合,实现对组织的夹持、分离以及止血等功能。由于四连杆铰链结构精细,不仅制作工艺较复杂,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使用后四连杆铰链结构的间隙处难以清洗、消毒困难,影响手术安全卫生。另外,由于细小的四连杆铰链机构受力有限,使用一定次数后容易损坏,提高了使用成本,缩短了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分离钳存在着生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消毒困难、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分离钳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消毒困难、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医用手术分离钳。
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术分离钳,采用推管与连接杆的相对运动驱动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的张开和闭合,包括连接杆、弹性件和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钳夹,所述钳夹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连接杆的前端,所述钳夹包括钳柄和钳爪,所述钳爪通过钳柄与弹性件连接;在两片钳夹闭合时,所述钳爪相互接触;所述弹性件是指采用弹性材料制备的二个弹性支脚,二个弹性支脚的一端分别连接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片钳柄,另一端合并后与连接杆的前端相连接,在外力消失后钳夹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呈张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分体结构,包括连接杆前段和连接杆后段,连接杆前段的前端与钳夹连接,连接杆前段的后端设置有与连接杆后段嵌合连接的凹槽及凸台,或者与连接杆后段螺纹连接的螺栓或螺孔,或者与连接杆后段旋转卡扣连接的卡销或卡槽。
进一步,所述钳夹、弹性件与连接杆或连接杆前段为整体结构,或者焊接或粘接为整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钳夹的钳柄和钳爪为一体结构;或者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的钳爪通过卡槽固定在钳柄上,或者粘结在钳柄上,或者镶接在钳柄上,或者焊接在钳柄上。
进一步,所述钳爪的相对面为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的前端为圆钝状且整体为前窄后宽的弧形,在所述工作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纹路,所述纹路深度不大于1mm。
进一步,所述钳夹沿闭合方向的左侧或右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0°~180°;或者,所述钳夹沿闭合方向的上侧或下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小于90°。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支脚的外侧面与推管的接触部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
进一步,所述钳夹、弹性件与连接杆裸露的表面除钳爪工作面的外均涂覆有表面光滑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术分离钳的有益效果是在外力作用下推管相对连接杆向前移动使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逐渐闭合,在外力消失后推管恢复原来位置,连接杆前端的分离钳在弹性件自身弹力作用下逐渐张开,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产品加工难度,易清洗消毒,分离钳钳夹与连接杆多种连接方式,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方便更换不同类型分离钳,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术分离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麟梅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麟梅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组织剥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