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139.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明;武巍;王喆;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锐德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党建华 |
地址: | 100009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语音 交互 智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例如苹果公司的iPod,一般为超薄的长方体形状,在设备侧面设置音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连接耳机。用户在使用这类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时,将耳机佩戴在耳部,而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由于缺少佩戴组件,只能放置在衣兜中或者持握在手上。用户在操控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时,则需要持握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并在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上进行手势操作,或者通过有线耳机的线控装置实现简单的音频切换、音量调节等功能。
虽然在市面上也出现过在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上安装挂绳,以使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挂在脖子上,以方便用户对设备的操控,但是用户操控设备仍然主要采用手势操作或者线控操作,使用上仍存在不便。
另外,在不使用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时,有线耳机和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分别收纳在各自的收纳袋中,或者直接将有线耳机缠绕在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上共同收纳在收纳袋中。这样的收纳方式既不方便,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操控不方便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包括:耳机、通信装置和主体;所述耳机的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扬声器,所述主体的第二外壳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所述扬声器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耳机还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所述主体还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部;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电子器件,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形成一中空腔体,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一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电子器件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所述第二外壳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容纳并固定所述耳机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为同轴线、蓝牙或WIFI模块。
可选地,围绕所述第二外壳的侧面开有绕线槽。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耳机和所述主体上的一对无线收发装置。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输出的反馈信息为音乐或语音提示。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壳的表面还固设有佩戴组件。
可选地,所述佩戴组件为挂绳组件、表带组件或夹具组件中的任一项。
可选地,所述电子器件,包括:音频编解码模块、影像编解码模块、音频影像播放控制模块或心率检测模块中的任一项。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包括:耳机、通信装置和主体;耳机的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扬声器,主体的第二外壳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扬声器通过通信装置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其中,耳机还包括麦克风,麦克风设置在第一外壳内部;主体还包括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设置在第二外壳内部;语音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麦克风通过通信装置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该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通过耳机内置的麦克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由通信装置发送给语音识别模块以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转换为控制指令,实现了对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的控制,解决了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操控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设有佩戴组件的可穿戴的语音交互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锐德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锐德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含空腔多层复合吸声单元体
- 下一篇:一种硬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