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076.X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宋兆强;迟铭;刘金波;杨波;李健;王宝祥;徐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3/10;B02B7/00;A01F7/04;A01F12/44;A01F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22243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水稻 砻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贪作物之一,水稻单产和总产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我国以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往城市转移,一些中小城镇先后在原有农村形成,有限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此要增加粮食产量,必须提高粮食单产。我
国水稻本产逐年提高,得益于一大批优良种子的推广应用,而现阶段良种的选育大都是通过手工劳动来完成,尤其是品种选育后推广之前需要进行小面积区域和大面积的品比试验,而该一系列试验中均需获取一个关键数据,就是不同品种的产量。水稻育种和研究工作中大量中间材料的考察几乎全是通过人工完成,而每年的品比试验品种都是成千上万,因此完成考种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水稻考种工作中,砻谷是必需的环节,只有完成脱粒工作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水稻粒重、水稻外观品质、营养学价值测定等考种和研究工作。然而目前水稻脱粒机是针对农场、农户等大规模脱粒的需求而设计研发的,无法用于实验室考种这种小规模的脱粒工作。针对水稻育种和研究工作对小规模脱粒的要求,为提高水稻育种研究的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需要研发出一种适合小规模水稻脱粒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其组成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垄谷箱,所述的垄谷箱右端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的垄谷箱顶部设置有喇叭状储料口,所述的喇叭状储料口上设置有抽拉隔板,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顶部的出料口一与喇叭状储料口连接,所述的垄谷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脱粒滚齿、分流装置、抛光装置和斜流板,所述的斜流板底部对应的垄谷箱上设置有一对出料口二,其中一个所述的出料口二与螺旋输送装置进料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所述的输送电机输出端连接螺旋输送轴,所述的螺旋输送轴外侧设置有输送筒,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脱粒滚齿是由轴和多个齿片构成,多个齿片均匀的分布在轴的周边,所述的齿片与轴垂直设置,所述的轴与垄谷箱外侧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滚筒,所述的抛光滚筒外侧设置有毛刷,所述的抛光滚筒与垄谷箱外侧从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分流装置包括U形分流板,所述的U形分流板之间设置有V形分流板,所述的U形分流板对应的垄谷箱上设置有除杂口,所述的除杂口上连接除杂风机。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扣件,所述的连接扣件与支撑底座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扣件下具有螺杆和万向轮连接件,所述的万向轮连接件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的螺杆上套有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上具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下表面具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方便砻谷机在实验室内移动,在支撑底座下表面的设置移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母实现平稳固定,通过电机操作代替了人工的操作,非常省时省力,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具有反复脱粒功能,同时通过分流装置可以很好的对脱粒后水稻可以进行分流,避免阻塞,同时通过除杂风机进行除杂,为了更好的进行试验,通过抛光装置可以对颗粒水稻实现抛光,便于后续的试验,进行脱粒和抛光后的水稻,通过观察脱粒抛光不完全,可以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实现再次脱粒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装置,2、支撑底座,3、输送电机,4、输送筒,5、螺旋输送轴,6、螺旋输送叶片,7、除杂口,8、U形分流板,9、V形分流板,10、轴,11、齿片,12、出料口一,13、喇叭状储料口,14、抽拉隔板,15、主动轮,16、旋转电机,17、皮带,18、从动轮,19、斜流板,20、垄谷箱,21、抛光滚筒,22、毛刷,23、出料口二,24、连接扣件,25、万向轮连接件,26、万向轮,27、橡胶垫,28、支撑块,29、调节螺母,3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碾米机
- 下一篇:通过唾液检测吸毒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