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0072.X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宓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宓俊祥 |
主分类号: | B43K1/00 | 分类号: | B43K1/00;B43K1/01;B43K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44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笔头 水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
背景技术
目前,蘸水笔可由笔尖分类有:G笔、D笔(也称镝笔)、圆笔和学生笔。其每一种都有自身的特点,G笔:笔尖富有弹性,容易控制线条粗细变化。因为能画出抑扬顿挫之感的线条,通常用于绘制人物的主线。D笔(镝笔):弹性比G笔、圆笔小,较易控制线条的粗细变化,常用于画布料的质感。因为不易划纸,也常用于绘制各式效果线。和G笔一起非常受日本漫画家的青睐。圆笔:弹性大,较容易划纸。因为线条很细,常用于细部的描绘。学生笔:弹性小,画出的线条较细且粗细较均匀,常用于绘制背景及效果线。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蘸水笔存在着上述缺陷,近些年对蘸水笔的改进方案较多,如专利号为201120394776.8的实用新型专利,在笔头上设有导墨槽,所述导墨槽呈螺旋状从笔头上端延伸至笔尖部,所述笔头为柱体结构(除笔尖部外),这种改进方案仍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是虽然储墨量增加了,但是由于导墨槽呈螺旋状延伸至笔尖部,使得笔尖在书写时不光滑、易刮纸,还会产生断墨、飞白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蘸水笔在使用时,由于笔尖部为全螺旋结构,当其中有一条或两条导墨槽墨水用完时,其它导墨槽的墨水不能及时支援,导致下墨不均匀,书写笔画有粗有细,不能满足一些对笔画要求一致的场合;三是由于笔头为柱体结构,因此储墨量相对较少。
再如专利号为201620288173.2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枣核型笔头,缺点在于其中间直径最大部位,储墨槽宽度较大,墨水附着力不够,会出现不沾墨现象,此时呈现上端有墨水,中间无墨水,下端有少许墨水,这就导致书写时,发生断墨、飞白的问题,且使用者要不时地进行蘸取墨水,太麻烦且不方便。
此外,不论是专利号为201120394776.8的实用新型专利,还是专利号为201620288173.2的实用新型专利,它们涉及的螺旋状结构有着共同的缺陷:由于蘸水笔在制作过程中,是将储墨槽为直通状的笔头通过朝同一方向旋转而获得,但是在笔杆与笔头连接端部,储墨槽会因为朝同一方向旋转而变得越来越窄,增加了储墨槽墨水的附着力,这就导致笔头在书写过程中,墨水下易不来,续写能力较差,有效使用段较少,要不时地蘸取墨水,给使用者带来大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蘸水笔在使用时不沾墨、不方便存储墨水,下墨时不均匀、不流畅,易刮纸、断墨、飞白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下部设有笔头,所述笔头包括上端部、下端部,且上端部与下端部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笔头上设有储墨槽,所述储墨槽从笔杆连接端处呈“S”型延伸至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割线处,再从分割线处呈直通状延伸至笔尖处,所述上端部呈圆柱状,下端部呈倒圆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储墨槽宽度从笔杆连接端处至储墨槽第一转折处逐渐变大,再从储墨槽第一转折处至储墨槽第二转折处先变小再变大,然后向下依次重复延伸至分割线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储墨槽围绕笔头的外表面等份分布,所述储墨槽的横断面呈V字形或U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笔头由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笔杆的下端部设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皮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笔杆与笔头的连接端设有一圈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其储墨槽呈“S”型分布,且储墨槽宽度从笔杆连接端处至储墨槽第一转折处逐渐变大,再从储墨槽第一转折处至储墨槽第二转折处先变小再变大,然后向下依次重复延伸至分割线处,此结构通过正反旋转笔头一定角度而形成,储墨槽宽度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不会偏大或者偏小,能够保证蘸水笔蘸水时储墨槽中附有足量的墨水,且不会出现不沾墨、断墨的现象,续航能力持久,储墨槽有效利用率较高,给使用者带来大大的便利。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S型笔头的蘸水笔,其储墨槽从笔杆连接端处呈“S”型延伸至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割线处,再从分割线处呈直通状延伸至笔尖处,储墨槽围绕笔头的外表面等份分布,使得蘸水笔在书写时,下墨均匀流畅,书写笔画基本一致,适合对笔画要求一致的场合,且不会产生断墨、飞白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宓俊祥,未经宓俊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0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书馆用书报架
- 下一篇:自动铅笔中的出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