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翅丝的电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782.5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苗培仁;夏鑫;许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优珂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25811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电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翅丝的电热元件。
背景技术
电热元件是以金属管为外壳,沿管内中心轴向均布螺旋电热合金丝,在其空隙填充压实具有良好绝缘导热性能的氧化镁砂,管口两端用硅胶或陶瓷密封。不锈钢电加热管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由于其热效率高,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无污染,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加热场合。
但现有电加热元件的金属管的外壳存在以下缺陷:换热面积比较小、换热效果偏差,功率密度比较大,发热元件温度较高,容易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会在电加热元件外设置翅片来增加换热面积,但现有翅片的宽度较宽,在换热领域使用时会影响换热介质的平稳流动,造成换热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翅丝的带有翅丝的电热元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翅丝的电热元件,包括电热元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翅丝,所述翅丝为呈螺旋形绕装在电热元件本体上的金属丝。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绕装在电热元件本体的其中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由电热元件本体的一端至另一端整体绕装。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的直径为0.5-3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的螺距为翅丝直径的2-4倍。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的两端焊接在电热元件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翅丝的两端通过金属片焊接在电热元件本体上。
进一步地,翅丝外还通过间隔布置的金属环或卡箍固定。
进一步地,翅丝的截面呈半圆、三角形或方形,并且至少有一个平面朝外设置,保证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翅丝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铬铁合金,并且翅丝材质的耐温耐腐蚀等级不小于电热元件本体的金属壳体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元件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翅丝,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小了功率密度,降低了发热元件温度,有效的保护了发热元件。
并且翅丝的直径较小,在换热领域使用时,不会对介质流动产生阻碍,保证换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热元件本体1,由电热元件本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翅丝2,翅丝2为呈螺旋形绕装在电热元件本体上的金属丝。
翅丝2的直径为0.5-3毫米,翅丝2的螺距为翅丝直径的2-4倍。
翅丝2的两端焊接在电热元件本体1上。
进一步地,对于直径小于2毫米的翅丝,为保证翅丝2与电热元件本体1的可靠焊接,翅丝2的两端分别通过圆形金属片3与电热元件本体1焊接。
进一步地,对于较长电加热元件,为保证翅丝2与电热元件本体1的可靠连接,在翅丝2外还通过间隔布置的金属环或卡箍4固定。
进一步地,翅丝2的截面呈半圆、三角形或方形,并且至少有一个平面朝外设置,保证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翅丝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铬铁合金,并且翅丝2材质的耐温高耐腐蚀等级不小于电热元件本体1的金属壳体的材质。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电热元件本体5的其中一端绕装有翅丝6。
第二实施例主要应用于介质换热领域,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多个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电热元件7安装于换热器壳体8内,换热器壳体8的一端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9,另一端设置有换热介质出口10,电热元件7设置翅丝的一端靠近换热介质出口10,未设置翅丝的一端靠近换热介质进口9。
因为换热介质由换热介质进口9进到换热器壳体8时,温度较低,因此发热元件的温度与换热介质热交换后,温度也不高,所以发热元件靠近换热介质进口9的一端不需要设置翅丝;随着换热介质逐渐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这个时候电热元件7就需要降温,因此靠近换热介质出口10就设置有翅丝。
由上述应用可知,翅丝的设置可以根据电热元件本体各工作段的温度情况自由设定,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优珂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优珂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装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服装加工用新型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