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目测距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181.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东野长旭;宋军;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2 | 分类号: | G0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目 测距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目测距光源。
背景技术
双目立体视觉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由多幅图像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一般由双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获得被测物的两幅数字图像,并基于视差原理恢复出物体的三维几何信息,重建物体三维轮廓及位置。为了获得三维空间中某点的三维坐标,需要在左右两个相机相面上都存在该点的相应点。常用的匹配特征主要有点状特征、线状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几种情形。由于区域的重心,相对比较稳定,常取为左右相机的对应点,而双目测距主要是利用目标点在左右两幅视图上成像的横向坐标直接存在的差异(视差)与目标点到成像平面的距离Z存在反比的关系:Z=fT/d求取。
现有技术一般是单个光源照射工件,因为一般的工件上各点在高度方向上存在差异,一般的光源由于各向同性,反射回来的光会淹没工件的边缘的一下目标点,导致无法正确提取工件的边缘,致使左右两个相机获取的两幅视图上对应点不正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双目测距光源,用逐次点亮环形分布的灯珠方法,获取各个角度的一组图像,有利于提取Z值不同分布的工件轮廓,便于后续软件分析。用较低的成本提高了双目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对机构和检测对象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新型双目测距光源,包括环形支架、灯珠、控制器和框架,所述多个灯珠呈环形阵列排列在环形支架上;所述环形支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框架位于整个装置的最底端,两个相机和环形支架都安装在其上,相机透过环形支架拍摄工件;所述控制器与灯珠相连接,控制灯珠亮灭。
进一步说,每个灯珠由控制器单独控制依次亮灭,开始拍摄后,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控制灯珠逐个被打开,每次打开相机同时拍摄一张图像,此图像在灯珠对应角度的边缘突出,后续软件可以通过这一组图像,拼合成完整准确的边缘,便于后续的立体视觉测距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用较低的成本提高了双目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对机构和检测对象的要求,直接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
其中,环形支架1、灯珠2、控制器3、框架4、相机5、工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双目测距光源,包括环形支架1、灯珠2、控制器3和框架4,所述多个灯珠2呈环形阵列排列在环形支架1上;所述环形支架1安装在框架4上;所述框架4位于整个装置的最底端,两个相机5和环形支架1都安装在其上,相机5透过环形支架1拍摄工件6;所述控制器3与灯珠2相连接,控制灯珠2亮灭。
当工件6就绪后,触发传感信号,开始拍摄,控制器3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控制灯珠2逐个被打开,当控制器3控制第一个灯珠2打开,相机拍摄第一张图像,循环直至打开最后一个灯珠2,拍摄完第n张图像,并将此组图像传至软件分析边缘,提取各轮廓重心,求得对应z值,拼合成完整准确的边缘,便于后续的立体视觉测距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智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野外用烧烤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的煎炸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