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点布料均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148.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孟春强;邢德山;米树华;吴春华;柴晓琴;谷建功;蔡彦吟;延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赵超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活性焦干法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布料均流装置,用于较大截面多点布料实现均流布料。
背景技术
活性焦干法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脱硫脱硝脱汞除尘一体化,也可脱除SO3,消除白烟。该技术基本不消耗水,节省大量水资源,脱硫副产品是高浓度SO2,便于资源化利用,这是一项优势十分明显的新一代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在钢铁、冶金、电力、垃圾焚烧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活性焦干法烟气污染物脱除主要工艺过程是烟气通过活性焦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净化后达标排放,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脱除有害物质的吸附反应塔系统,二是再生活性焦的再生塔系统,三是活性焦在吸附反应塔与再生塔之间循环移动使用的活性焦运输机系统。
活性焦在吸附反应塔与再生塔之间通过输送机循环移动,再生后的活性焦进入吸附反应塔。由于吸附反应塔较大,内径近10米,如何保证再生后的活性焦均匀分布在吸附反应塔内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活性焦分布不均,会造成吸附反应塔床层不平整。床层不平整,容易造成吸附反应塔内未充满活性焦,两侧的进气室与出气室局部连通,部分待净化烟气未通过活性焦的吸附直接排出,影响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点布料均流装置,用于保证再生后的活性焦均匀分布在吸附反应塔内,形成平整的床层,保证对烟气的吸附净化效率。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点布料均流装置,包括料仓和对称连接在料仓前后侧的下料组件,料仓前后侧的下料组件均设有多个,每个下料组件包括与料仓出料口相连的下料管和连接在下料管底部的下料漏斗;料仓前后侧的下料组件沿料仓的中心轴线左右也对称排布;各下料管由料仓出料口引出后经一处弯折后竖直向下与下料漏斗连接;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各下料管弯折位置下部的导料组件。
优选地,所述导料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均匀设置在中心管四周的螺旋叶片。
优选地,位于料仓中心轴线同侧的下料管上的导料组件的螺旋叶片螺旋方向相同;各导料组件的螺旋叶片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料组件固定设于下料管内,或所述导料组件还设有外套管,通过外套管两端与下料管连接,各螺旋叶片的外端连接在外套管上。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两端设有法兰盘,通过法兰盘与下料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前后各四组,前侧左侧两组下料组件内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右侧两组下料组件内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优选地,前侧左侧其中一组下料组件内螺旋叶片的螺旋角为α,另一组下料组件内螺旋叶片的螺旋角为90°-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多点均匀布料,适用于大口径吸附反应塔内吸附剂的均匀布料,不会出现分布不均,吸附反应塔床层平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不同导料组件内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度和旋转方向的变化控制不同下料管均匀下料,实现多点均匀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仅画出一排四个下料漏斗);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左视图;
图4为导料组件的正视图;
图5为导料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均匀布料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1、料仓;2、下料组件;3、下料漏斗;4、料仓出料口;5、下料管;6、下料管竖直段;7、导料组件;8、螺旋叶片;9、外套管;10、中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管用固定架
- 下一篇:具备防风和灭火功能的铁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