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感染切口可冲洗-供氧负压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8363.X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宇;杜锡林;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感染 切口 冲洗 供氧 吸引 | ||
一种新型感染切口可冲洗‑供氧负压吸引管,包括主管道及医用硅胶套,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为用于插入人体皮下感染组织的扁平入口,另一端为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圆形出口,所述医用硅胶套包绕在主管道外,形成完全隔离的双套管封闭管道,医用硅胶套皮上部分设置有冲洗液入口,皮下部分设置有冲洗液出口,其中冲洗液出口位于扁平入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引流液入口堵塞;并实现为皮下切口或外科手术操作部位的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氧供环境,同时避免了外科感染切口因每次换药时均撑开切口,用无菌敷料蘸洗深部及死腔的麻烦,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感染切口可冲洗-供氧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外科常用到的医疗耗材,目前临床上较常用到的是普通单腔-单模式引流管,较少使用到负压吸引管,而对于既能行负压吸引,同时又能向感染部位持续冲洗并间断供养的引流管尚未研制,尤其对于外科术后皮下切口大量化脓性感染、吻合口瘘、较深部位发生化脓性感染、引流物粘稠、量大并伴有坏死组织等情况时,普通引流管只能达到引流的目的,甚至会出现引流管口堵塞可能,尚不能达到感染切口或化脓组织早期愈合等治疗目的,另外,单纯的负压吸引往往又会使坏死组织或较为疏松的正常组织,比如网膜组织等吸入管内,引起堵塞,最终失去持续引流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感染切口可冲洗-供氧负压吸引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感染切口可冲洗-供氧负压吸引管,包括主管道5及医用硅胶套4,所述主管道5的一端为用于插入人体皮下感染组织的扁平入口7,另一端为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圆形出口6,所述医用硅胶套4包绕在主管道5外,形成完全隔离的双套管封闭管道,医用硅胶套4皮上部分设置有冲洗液入口1,皮下部分设置有冲洗液出口2,其中冲洗液出口2位于扁平入口7的上方。
所述主管道5在扁平入口7的一端双侧面及底部设有若干引流液入口3。
所述医用硅胶套4在距扁平入口7双侧面0.5-1cm处起始至圆形出口6,包绕主管道5。
所述冲洗液出口2开在医用硅胶套4的侧面,对称设置,规格为0.2cm*0.4cm的椭圆形开口。
所述冲洗液入口1设置有气囊或水囊插头或冲洗管插头,用于间断供氧或局部冲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主管道5在扁平入口7的一端双侧面及底部均设有若干引流液入口,可在底部或一侧面部分引流液入口堵塞后,另一侧进行持续引流,从而有效防止引流液管路堵塞。
2.冲洗液出口2开在医用硅胶套4的侧面,对称设置,规格为0.2cm*0.4cm的椭圆形开口,冲洗液入口1不仅可以作为稀碘伏、生理盐水等冲洗液的入口,达到对感染部位持续冲洗的目的,而且可作为持续低流量氧气的入口,为皮下切口或外科手术操作部位的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氧供环境。
3.扁平入口7的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单纯圆形切口的缺陷,能够达到对于较深部位,尤其感染切口皮下死腔部位的吸引,避免了外科感染切口因每次换药时均撑开切口,用无菌敷料蘸洗深部及死腔的麻烦,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灶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吊耳刚度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