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主灌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717.7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曹建武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主灌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热塑加工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主灌咀中、下部分温度的改进型主灌咀。
背景技术
热流道加工技术是通过注塑机将加工后的塑料颗粒用加热的方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进行注塑。现有热流道行业中对,工程数量对工程塑料、高温料进行注塑,为满足注塑时能及时补充热量,保持塑胶熔融流动,主灌咀1都会安排发热圈3加热。当模具安装空间受限时,会非标设计铜套加热器,非标铜套外层的绕线间距和密度直接影响加热器的效果。主灌咀1与分流板2螺纹连接,与模具无接触。发热圈3在持续给主灌咀1加热,主灌咀1中、下段温度会慢慢聚集,无法散失,导致主灌咀1的内部温度偏高异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型主灌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改进型主灌咀,包括主灌咀及发热圈,主灌咀与分流板螺纹连接,发热圈包覆于主灌咀的外圈,在主灌咀外圈的中、下部,设有环状凹槽。
所述的环状凹槽11为多条。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主灌咀本体中、下部位置增加避空位,减少了发热圈与主灌咀本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发热圈全部热量直接给到主灌咀,有效地降低了主灌咀本体中、下端的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习用技术使用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2~3,改进型主灌咀,包括主灌咀1及发热圈3,主灌咀1与分流板2螺纹连接,发热圈3包覆于主灌咀1的外圈,在主灌咀1外圈的中、下部,设有环状凹槽11。
所述的环状凹槽11为多条。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主灌咀1与分流板2螺纹连接,由于在主灌咀1本体中、下部位置设有环状凹槽11,减少了发热圈3与主灌咀1本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发热圈3全部热量直接给到主灌咀1,有效地降低了主灌咀1本体中、下端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