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破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3898.8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斌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破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破击装置,主要适用于各种场所及交通工具的紧急疏散逃生的快速破窗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等场地,各种车辆,尤其是人员密集度高的公共交通工具等,所使用的紧急疏散逃生用的破窗工具主要是安全锤。安全锤随身携带的几率微乎其微,公共的安全锤如果遇到需要破窗的紧急情况,则需要到指定地点取下,况且这种安全锤很容易丢失,同时受环境空间和使用者的局限性较大,如未成年人特别是老弱病残更无力操作使用。而且,紧急情况下,逃生时间极为宝贵,如果需要取下安全锤再敲击车窗,需要两个步骤,显然时间较长,从而影响逃生的效果。
而现有的一些专利技术要么结构复杂要么操作不易,如不能省力,或击发力小等,可能还会出现误操作;有的电控破窗器,但凡在遇突发事件时,按操作流程首先是要关闭电源的,这样就会造成电控应急破击装置失效,而且电路电器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不强,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而紧凑、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的应急破击装置。应急破击装置又称破玻装置或破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破击装置,包括底座(1)、弹性撞击部件(2)以及扳手部件(3);
弹性撞击部件包括弹片(201)和撞击头(203);撞击头固定在弹片的前端,弹片的后端固定在底座的后端;底座的前端设有用于撞击头从底座向外击发的避位通孔(103);
扳手部件的前端与底座的前端铰接;
扳手部件上设有触发机构。底座的前端设有转轴(5);扳手部件的前端安装在转轴上。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扳手部件前端的两侧且向内翻折的拨片(304);在撞击头触发前,拨片卡住弹片前端的边缘部的两侧。当扳手部件上翻到一定角度时,拨片与弹片脱扣,弹片的反弹力促成撞击头的击发。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拨舌(302);在撞击头触发前,拨舌勾住弹片前端的边缘部;拨舌设置在扳手部件前端的底侧。当扳手部件上翻到一定角度时,拨舌与弹片脱扣,弹片的反弹力促成撞击头的击发。
这种应急破击装置包括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件、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轴座且在底面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一个尖锥形撞击头;所述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相对;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所述撞击头顺利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面;所述扳手部件的一端设有转轴座和拨舌,另一端为手柄;所述扳手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部件连接,并且所述扳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部件旋转,两者之间的旋转夹角在0度至 180度之间;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在未启用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破击装置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起定位功能,使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保持一定间距,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靠拢贴合;
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破击装置时,拉动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通过转轴所述扳手部件与所述底座部件中间的夹角变大,同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达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脱离,所述弹性撞击部件因脱离时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迅速撞击玻璃件,从而达到击碎玻璃的目的。
扳手部件的尾端为手柄(303);手柄为具有通孔的拉环式手柄。采用拉环式机构,更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是更省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为腰型孔,或称为跑道型孔,有一个通孔,让使用者更直观地认为这里是一个施力的部位,而且通孔便于手指内扣,更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时更容易施力。
所述的弹片为锰钢片、不锈钢片或由复合塑胶材料制成的弹片。
弹片的后端通过焊接、螺钉、铆钉或插接在底座的后端。插接是指底座的后端设有一条插槽,弹片的后端插装在该插槽中。铆钉可以是一个或2个,优选两个,稳定性更佳。
所述的撞击头为锥形或台形。如方锥形或圆锥形等。台型为方台型或圆台形。
撞击头焊接或铆接在弹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斌,未经曾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