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防伪软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1266.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官涛;李兴洲;朱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清洋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B32B27/32;B32B7/10;B32B27/36;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防伪 软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
背景技术
为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印制包装膜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市场混乱。为避免劣质产品的出现,印制包装膜产品的防伪技术也种类多样化,有的防伪技术成本低容易模仿,有的防伪技术虽然不易模仿但成本却很高。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需要对现有的防伪包装膜进行技术改进,在提高防伪同时,降低包装膜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防伪包装膜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在提高防伪同时,降低包装膜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相连的聚丙烯膜表层(1)、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油墨层(3)、第一胶水层(4)、聚酯膜面层(5)、聚酯膜复合层(6)、第二胶水层(7)、聚乙烯电晕复合层(8)、聚乙烯中层(9)和聚乙烯热封层(10);
所述聚丙烯膜表层(1)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防伪图案层(11),防伪图案层(11)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1101),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1101)上印刷有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外侧设置有EVA薄膜保护层(1103);
所述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上丝印有防伪图案。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膜表层(1)和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均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层,聚丙烯膜表层(1)的厚度为16μm,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的厚度为25μm。
进一步,所述油墨层(3)为聚氨酯隐形防伪油墨层,厚度为2-5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胶水层(4)和第二胶水层(7)均为聚乙烯醇粘合剂层,厚度均为2-3μm。
进一步,所述聚酯膜面层(5)的厚度为11-16μm。
进一步,所述聚酯膜复合层(6)的厚度为12-15μm。
进一步,所述聚乙烯电晕复合层(8)、聚乙烯中层(9)及聚乙烯热封层(10)通过共挤的方式复合而成,其中聚乙烯电晕复合层的厚度为11-16μm,聚乙烯中层(9)的厚度为8-12μm,聚乙烯热封层(10)的厚度为12-16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聚丙烯膜表层(1)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防伪图案层(11),防伪图案层(11)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1101),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1101)上印刷有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外侧设置有EVA薄膜保护层(1103);油墨层(3)为聚氨酯隐形防伪油墨层,厚度为2-5μm;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上丝印有防伪图案;上述结构,采用设计的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聚氨酯隐形防伪油墨层及丝印于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上的防伪图案,实现了三重防伪效果,防伪性能大大提升,提高了模仿难度,保证了产品使用的相对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聚丙烯膜表层(1)和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均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层,聚丙烯膜表层(1)的厚度为16μm,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的厚度为25μm;防伪图案层(11)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层(1101);聚乙烯电晕复合层(8)、聚乙烯中层(9)及聚乙烯热封层(10)通过共挤的方式复合而成,其中聚乙烯电晕复合层的厚度为11-16μm,聚乙烯中层(9)的厚度为8-12μm,聚乙烯热封层(10)的厚度为12-16μm;上述设计方式,有效保证了设计的隐形防伪软包装膜的强度和任性。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在荧光防伪标签层(1102)外侧设置有EVA薄膜保护层(1103);上述设计,避免防伪标签受外力而变得模糊,使得防伪性能保持的更为长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隐形防伪软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相连的聚丙烯膜表层(1)、聚丙烯膜电晕处理印刷层(2)、油墨层(3)、第一胶水层(4)、聚酯膜面层(5)、聚酯膜复合层(6)、第二胶水层(7)、聚乙烯电晕复合层(8)、聚乙烯中层(9)和聚乙烯热封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清洋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清洋宝柏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1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高阻隔型复合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西药取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