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USB端静电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866.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7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谭青龙;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优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usb 静电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USB端静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下一代USB接口将会有改动方向,下一代的Type-C USB接口,可支持正反两面插,并且传输数据信号强,但目前(2014年)生产商有限。截至2015年12月26日,国内众多厂商已经大规模在自己生产的手机设备商使用基于该标准的数据线。
充电器USB端的USB端本体内多安装有Smart IC U1,目前公知的充电器USB D+、D-引脚静电保护部分,均由专用静电保护集成电路组成,通过专用静电保护集成电路保护内部的Smart IC U1,在电子产品成本竟争压力大环境下此方法虽然可实现静保护功能,但专用集成电路有成本高之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USB端静电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USB端静电保护电路,包括USB端本体,所述USB端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USB端本体内设有Vbus+接线端子、D-1接线端子、D+1接线端子和SGND1接线端子,所述Vbus+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有5V电源和U1的第三引脚IN,所述U1的第三引脚IN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U1的第二引脚GND,所述U1的第二引脚GND连接有SGND2,所述D-1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有U1的第四引脚DP1,且U1的第四引脚DP1连接有二极管D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有5V电源,且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点连接有U1的第五引脚DM1,所述U1的第五引脚DM1通过导线连接有D-1接线端子,所述5V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有贴片电容EC1的一端,所述贴片电容EC1另一端连接有SGND2,所述SGND1接线端子连接有SGND2。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均为锗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贴片电容EC1为X7R电容器。
优选的,所述USB端本体内设有固定端子,且Vbus+接线端子、D-1接线端子、D+1接线端子和SGND1接线端子分别设于固定端子上。
优选的,所述电容C1为聚苯乙烯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二极管D1、二极管D2、贴片电容EC1和电容C1,当D-1接线端子与D+1接线端子上面有人为碰触或是其它接触而产生静电时,静电电压将使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导通,通过贴片电容EC1滤出静电能量,从而起到保护U1不受静电损坏,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因USB D+、D-静电损坏内部识别U1问题,节约维修成本,同时电路中仅采用小信号双向二极管元件,成本低,结构简单,解决了因USB端静电损坏内接识别Smart IC之弊端,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USB端静电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SB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优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优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