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683.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赵鹏;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相比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低、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国当前建筑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现浇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一样,预制剪力墙结构适合用于高层住宅,而预制框架-剪力墙适合用于办公和商场用房。对于预制剪力墙水平结合部而言,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竖向钢筋连接和水平接缝连接。
我国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主流的水平结合部连接技术包括: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螺旋箍筋约束钢筋浆锚搭接、钢筋锚固于叠合板式墙体等等。
考虑到当前施工技术水平和我国从业人员素质,施工中一直存在钢筋插入和对中有难度的问题。一般,实践中则常采用“长墙肢→分段短墙肢,细钢筋→粗钢筋,双排筋→单排筋”的改进做法。然而,这样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增加现浇竖缝、降低施工效率、损失墙体平面外刚度等一系列技术缺陷。并且,即使对于常见的3米左右且不含端部暗柱的墙肢,竖向钢筋仍有8个左右。如包含端部暗柱,则钢筋数量更多。钢筋插入和对中存在相当的难度。不得已时,采用加热钢筋然后修正其位置。更有甚者,则直接锯断钢筋,给房屋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因而,研发受力合理、施工便捷的竖向钢筋连接技术,对加快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通过将钢筋的“分散连接方式”改进为型钢的“集中连接方式”,以解决钢筋难插入和难对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施工连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上段剪力墙以及下段剪力墙,所述上段剪力墙内埋设有套接件,所述下段剪力墙上埋设有显露于外的型材,所述型材适配穿入所述套接件内并于所述套接件内灌浆进而所述上段剪力墙与下段剪力墙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段剪力墙与所述下段剪力墙之间留有接缝,通过所述灌浆填充所述接缝。
优选地,所述灌浆和所述浆料填充采用的浆料,为高强、快硬、微膨胀、大流动度的水泥基材料。进而通过所述的型钢套筒灌浆连接和水平接缝的浆料填充,实现所述上段剪力墙与所述下段剪力墙的受力传递。
优选地,所述接缝为水平接缝,所述接缝处的中部增设有抗剪钢板。
优选地,所述套接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灌浆孔。
优选地,所述上段剪力墙以及所述下段剪力墙内均设有预埋钢筋,所述套接件与所述上段剪力墙的所述预埋钢筋搭接,所述型材与所述下段剪力墙的所述预埋钢筋搭接。
优选地,所述预埋钢筋包括沿剪力墙外形排布的竖向钢筋以及水平钢筋,所述套接件以及所述型材分别与各自剪力墙内的所述竖向钢筋搭接。
优选地,所述套接件以及所述型材分别与所述竖向钢筋搭接的范围内通过箍筋加固连接。以此加密增强搭接连接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套接件以及所述型材的表面焊接有抗剪件以增加各自构件的抗剪性。
优选地,所述套接件表面有若干环形摩擦肋。
优选地,所述型材显露于外的端部设有圆形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套接件为套筒,所述型材为型钢。
本实用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有益效果包括:
1)施工便捷高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竖向钢筋连接方法仅需要将两个型钢分别插入对应的套筒中,然后在两个套筒中灌浆即可,其插入和对中难度低,且灌浆效率高。而目前现有的做法则是将剪力墙上下段多根钢筋分别一次性插入各自的套筒中,然后逐个灌浆,其插入和对中的难度大,且灌浆效率低;
2)受力合理。相比钢筋套筒灌浆和浆锚连接,本实用新型弯矩作用下剪力墙受力效率更高,而却不影响受斜剪和直剪能力。通过型钢代替钢筋并集中布置在剪力墙两端,当产生弯矩作用时,受拉的型钢距离中性轴较远,相比钢筋沿剪力墙长度的均匀布置做法,受力更合理。而斜剪和直剪抗力因受力机理不变,故并不降低承载能力;
3)套筒的作用充分利用。套筒有两个作用,一是常规作用,即将套筒作为灌浆连接的一部分,当型钢受拉时,对其内部的灌浆料和型钢起强约束作用。二是当灌浆连接处于受压状态时,套筒可约束内部灌浆料,提高其受压承载能力。相比之下,目前现有的钢筋灌浆连接或钢筋锚浆连接中,由于部分钢筋灌浆连接或钢筋锚浆连接位于剪力墙截面中部,因而上述本申请所具有的第二个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体隔热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轻钢结构卫生间降板